第61章 小杜将军意外发现“鸠王寨”(1/2)

果不出小别将军手下“甲”所料,王龄敕的二百辆骡马车队赶到麻域城外一百里地的一个三岔路口的时候,得到消息的小别将军带着一支各背着大刀、火枪的轻骑正好在那儿埋伏等待多时。

小别将军再用单管望远镜看了一眼由远而近驰来的王龄敕的骡马车队,对“甲”说:“看看他们到这儿之后往哪个方向去。如果他们要往南去,那么距此五十里就是童戟山的老鸹窝。你们都知道老鸹窝那儿的情况,林木虽稀,多是高树,但是草丛灌木深且稠密,这正适合我们的战马踏过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如果他们往北去,距此二十里进入平原。但是那里又多沙岗。沙岗处处有树林、茅草、灌木,而且林密草木深,更适合我们的战马队跟他们一拼。”

“好的。”“甲”应声道。

小别将军把话给“甲”说完,再举起望远镜去瞧看王龄敕的骡马车队,忽然说了句“不好”。

“甲”忙问:“鸠王,发生什么变故了?”

小别将军把单管望远镜递给“甲”:“你看看,我觉得离此五里的两边草丛和林子里有动静。”

“甲”接过小别将军递给的望远镜,举起来瞧看了一会儿,说:“鸠王的判断不错。不过那儿好像是小股劫道的。他们各占车道两边,好像并不一伙儿。”

小别将军把望远镜从“甲”手里夺过来,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先去吩咐一下,听我口哨声。他们一旦得手,我们就杀过去。”

“甲”应了声“好”,就离开了小别将军。

——无论什么时候的战斗,只要利刃在手,那就不可避免地充斥着“野蛮”、凶狠、残忍,并洋溢着血腥味。战斗的理智性只属于自己这边的人,但对敌手是绝不可能产生的;否则,其中一定渗含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套路和招数。大道理只被取得战斗胜利者一方所掌控,失败者一方的发言权不但没有自由,而且定被遏制。

小别将军的轻骑队确是在其敌手出手之后又出手的。

小别将军通过这次短暂的战斗,就拉走了百多匹骡马。对马车,小别将军说:“一辆也不准带。因为行动不便。”

随后,小别将军带着队伍和缴获的骡马往自己的老巢——“鸠王寨”赶,得意之气自不必说。

童戟山里本无“鸠王寨”,而是小别将军带着自己的部属进入童戟山后,在童戟山里开辟的一片天地。

“鸠王寨”——三山环抱,一面是水;水前是开阔的平原直向远方,三山之后峰峦叠嶂,确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堡垒之地。……

小别将军的队伍人人欢天喜地,牵着缴获的骡马,吹着口哨正往“鸠王寨”方向去;但却不巧,被小杜将军远远发现了。

小杜将军带着队伍去了小别将军的老家,遵从赵奎山的吩咐,已经把小别将军族人全部干净地刈除。当然,小别将军还不知此情。

小杜将军是在自己的坐骑上,拿着单管望远镜在分辨回麻域城的线路时看到小别将军的一群人的。

小别将军所带的那群人里边有的还穿着原来在赵奎山部队里边时发的衣服,这让小杜将军好不起疑:

这样一群散兵游勇是哪儿来的?……

怎么还有赵司督的人?……

几十个人却赶着一大群骡马,这又是怎么回事?……

小杜将军再通过望远镜观察小别将军所带的那群人,忽然一惊,下意识地说:“这不是小别吗?”

小别将军骑着一匹高大的栗色战马,在小别将军的那群人里显得尤为威武。

“真是冤家路窄啊!”小杜将军冷冷一笑,把马刀举起来往小别将军这儿一挥,高声吼道,“冲!”

即刻,在小杜将军队伍这儿烟尘顿起。

“甲”在一瞥之间发现了小杜将军这边的情况。他指着小杜将军这边,忙对小别将军说:“鸠王,快看!侧后边有不祥烟尘。”

小别将军忙把马头调转回来,举起望远镜瞧看。——可不是嘛!一大群官兵正朝他这边冲过来,不过至少还有二三里地远。

小别将军忙把马头再调回来,高声喊道:“快跑!”

小别将军夹着胯下栗马跑在最前边,“甲”和其他随从紧跟其后。

前边的马匹在往前奔,一百多匹骡马也聚拢着随后而驰。

——骡马就是这样的脾性!前边有头马在跑,就很是自觉的也会成群结队地紧随其后。

小杜将军带的兵卒虽多,但居多没有马匹骑。

这样,很快,小别将军和他带着的人马就撇开了小杜将军的队伍老远老远。

小杜将军虽然骑着战马,但他却跑不快,也不敢跑快。因为他是个残废人,怕跑得特快了从马背上摔下来。

小别将军带着人马已经渡过河奔入自己的营寨,紧接着吩咐“甲”和手下的人:“把火炮都给我支上!让弓箭手对着进寨子的各个要隘埋伏起来!”

等小别将军这儿已经严阵以待的当口儿,小杜将军带着人马才赶到“鸠王寨”对面的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