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赵奎山的官运(1/2)

郑芷苠要求麻域城四方城门点燃的狼烟不仅引起驻守丱陵地区各个重镇的官军的注意;与此同时,各个重镇的官军也分兵往麻域城方向快速开进。但因交通不便,而且也没有什么飞机、汽车、坦克等这些现代化的军事装备,所以当各重镇的官兵赶到麻域城下的时候,也都跟赵奎山、小杜将军一样到了次日。

至少一天一夜的时间,麻域城内的条条街道已经是死尸遍布,被烧被毁的房屋不计其数;站在城头,俯视城内,所见之处,无不狼藉。

郑芷苠、王龄敕在此次“麻域之乱”中,因公殉职。

丱陵最高首脑机关——军事部、行政部,皆变成了废墟。

但是麻域城的四方城门却纹丝不动,没有一扇门被打开。

当赵奎山、小杜将军和来自其他各镇的官军赶到麻域打开城门,冲进城内的时候,忽然发现麻域城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

“人呢?”——赵奎山站在丱陵最高军事部废墟前,奇怪地问。

跟在赵奎山屁股的小杜将军转回头,高声喊话问:“人呢?人都在哪儿?”

麻域城四方城门守城的高级军官死的就剩下了一个还带着一身伤的。

“报告司督大人!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城内百姓有的可能藏在了他们各自的地下空间。贼匪除死在城内的之外,有的可能已经通过地下通道逃走了。”

赵奎山去到这个浑身带伤的军官面前,问:“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司督大人!我叫安卿麟。”

赵奎山点头“嗯”了“嗯”,说:“好样的!麻域城四方城门未动,你们守城有功。我会给你记奇功一件,然后奏请朝廷,擢你重用。”

“谢司督大人!”安卿麟对赵奎山深鞠一躬。

随后,赵奎山站到丱陵最高军事部废墟前的一个高台上,高声对前来解“麻域之乱”的各路官兵说:“各路官兵将士们,你们辛苦了!此次丱陵最高机关虽然被贼匪毁灭了,但是我坚信,在不久的时间内,一个崭新的丱陵最高机关重地麻域城,还会重新回到众位兄弟的眼里。你们的名字都会因此次麻域之战,出现在功劳簿上。我会很快奏报朝廷为你们请功,并根据你们不同的级别予以擢升!”

接着,赵奎山对小杜将军招了招手。

小杜将军去到赵奎山跟前。

赵奎山扶手到小杜将军耳边嘀咕了几句,接着又对面前的各路官兵说:“下边,请杜将军给诸位讲话!”

小杜将军清了清嗓子,对高台之下的各路官军说:“弟兄们,你们辛苦了!不过,请再坚持一下。下边,我分配任务,请都听好了!第一,清理打扫战场。第二,各路官军分出一小部分留守麻域城,其余的暂且回去。”

赵奎山接过小杜将军的话头,宣布说:“现在,请各路官兵按照杜将军的布置行动起来!”

随后,麻域城内又出现了忙乱的场面;不过,忙中有序,乱而不紊。……

闲言少叙。

对“麻域之乱”,朝廷那儿很快得到了消息。于是,朝野上下无不一片惊乱,议论纷纷:

“丱陵蛮荒!丱陵蛮荒……”

“丱陵远离京畿,朝廷之力鞭长莫及……”

因此,朝廷内也有一些大臣向皇上提出奏谏:对丱陵实行“军政合一”。

但是对“军政合一”制,也有大臣提出了异议:“军政合一”会削弱皇权对丱陵的监管力度,导致丱陵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朝廷”。

而主张“军政合一”的大臣认为:只要丱陵地方照常向朝廷缴纳税赋,就不视丱陵为独立,也不惧丱陵会形成一个“小朝廷”。

皇上力排众议,问天象观察官:“天象官,你说的那个什么‘变态金身’在丱陵,现在情况如何?”

“禀皇上!‘变态金身’还在丱陵,只是没什么变化。”

“那就好。”皇上说,“不变,谓之隐也。变微,谓之弓耳也。变亮,谓之强也。是故,续察之,不得怠也。”……

皇上综合考虑丱陵之地的情况,接受了对丱陵实行“军政合一”

制的谏言,且颁布诏书:

1、擢赵奎山为丱陵之地军事行政最高官,名“巡督”。

2、丱陵地方各级军事行政长官悉归丱陵巡督任免,由朝廷备案。

3、降低丱陵税赋额,由百分之0.009降至百分之0.006。

对此皇上诏书,赵奎山欣然接受。

随后,赵奎山即擢小杜将军为丱陵最高军事长官,擢安卿麟为副官,由其二人分管军事和行政,且行政长官也是司法官。

因丱陵首脑机关的情况变故,同样引起了丱陵基层管理组织及老百姓的一些权利变化。譬如,1、扩大了里长权利。里长可以便宜就地处置所管理的地方发生的一切隐患,包括民间纠纷。2、扩大了黎民百姓的自我维权的权利。黎民百姓可以越级上告,既可以告民也可以告官。

这样,丱陵之地从上到下、从官到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