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不谦虚(2/2)

,这种大锅熬出来的鱼,味道格外的美味,在家里单独烧鱼绝对做不出这个味道。村里人谁都知道大锅鱼香,但谁都说不出所以然,流水席中的熬鱼不受到青睐才怪。

餐桌上还有一道菜是齐山特色,做法只是简单的醋溜没啥稀奇,关键是菜里有一种叫做“咯吱”的食材,这种食材并非齐山独有,北方许多地方餐桌上也很常见,然而,齐山的咯吱与其他地方的味道有着很明显的不同,换句话说,齐山咯吱的风味独此一份!

许多人没见过咯吱,哪怕北方人,没见过咯吱的也大有人在,其实咯吱的做法非常简单,原材料就是大豆面,将大豆面与水以一定的比例调好,然后慢火摊成一张张类似粉皮样,揭开之后一张咯吱就宣告完工。

齐山咯吱的特点也非常鲜明,色泽金黄,薄厚均匀,口感细腻带有不错的弹性,豆香味浓郁,看起来就让人非常有食欲。

其他桌上的菜品,还有些比如炸丸子、炖排骨等,总之,在这种农家的流水席上,肉食为主,吃得好不好不论,保你吃得满嘴流油。

“他婶子你腾不开手,我来给几个孩子盛吃的吧!”董明来到了母亲的身旁,母亲正在大灶边上,一边用长长的筷子在翻滚的油锅里搅动,另一只手还用笊篱向外捞着东西,此时锅里正在炸咯吱盒,是一种农村常见下酒菜。

母亲旁边另一位大婶,手头却闲了下来,见到董明几个跑来,连忙拉过一只小桌,极为麻利地为几人盛了几道菜,当然是下饭菜,酒菜就免了,孩子们没谁喜欢吃。

“那辛苦你了,小花他娘。”母亲跟这位妇人客气了一下,然后看向了董明董梅还有刘小晶,这才乐呵呵地道,“你们别猴儿急着坐下,都去屋里洗下手,哎,我说你们几个,下了趟库,怎么都弄了一身土!”

“身上沾的不是土,都是喂鱼的饵料。”二喇子咧嘴笑着道。

“看着怪膈应的,先到后边儿掸掸土再洗手。”

董明几人只得进了屋,然后穿过灶堂间,再由后门走出,大家笑嘻嘻地互相掸了掸,董明看着差不多了,这才与一众又回到了灶堂间,拿水瓢在缸里舀了半盆水,大家轮流洗过,回到了前院。

回来的时候,一只不大的小方桌上,已经摆好了五碗米饭,各式肉类,摆得满满一桌。几人在小板凳坐下,还没吃上几口,董明看到院外走来了五人,这几人的到来,登时院里吃饭的众人,竟是齐齐起身,热情地喊着,“村长来了。”“村长好!”

董明已经看到,来的人并不是村长刘炳森,而是董家沟子村的老村长董泰平,跟董泰平一起来的,还有董泰平的老伴儿、儿子董永禄,及两个孙子董新中与董新阳。而董泰平的儿媳及女儿董虹,则早早的便已经在董玉树家里帮忙。

“都坐都坐,你们都坐下,唉,说过多少遍了,怎么称呼我都没关系,但千万别再喊我村长,我现在和你们大家一样,都是普通老百姓一个,今天过来,也只是祝贺一下玉树叔将要开枝散叶。”董泰平四平八稳地说道,显得中气十足,身上那一份威严浑然天成,犹自不减当初。

这个时候,一位头发梳得精光的青年,快速走来,此君上身穿着整齐衬衫,下身一件笔挺西裤,这身打扮显得与其他村民格格不入,这个扮相他自己也觉得不自在,但没办法,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新郎官董志刚。

董志刚一手捏了包红双喜烟,另一只手从里面抽出了一根,快速递到了董泰平的手中,乐呵呵地道,“来根烟村长……,呃不,泰平哥,唉,这么叫觉得太别扭了,要不,以后还喊您村长?”

“你小子哪儿来那么多事儿,以后就喊泰平哥!”董泰平说着接过了烟,还随便用手指轻轻敲了敲董志刚的头,这才扭身对董新中与董新阳道,“今天是你志刚爷的好日子,等下发红包的时候,都别客气,争取抢到最大的那个,哈哈!”

“那是那是,这哥俩一个比一个出息,特别是新中,说考出去就考出去了,自己努力换了粮本儿,新阳也要向你哥学习,不能弱了老村长的气势!”董玉树也快步来到了董泰平的跟前,实际上,他比董泰平高了一辈,但董泰平长年的积威还在那里,董玉树又哪敢拿大?

“我可不想学我哥去练体育,我要上高中,然后考大学!”董新阳一点儿谦虚的意思都没有,甚至说完之后,他的目光竟然有意无意地,向着董明这边瞟来。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