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1/2)

第七百八十二章漏勺

第二件事情,是中书提出的的行政区划管理问题。鉴于灾情严重,将京东路为东、西两路。让江南东路今年停止上供米,均给江东京西两路,用于救治灾伤州军。

第三件事情,诏出使廷臣,考察吏治,检核各路官员能否以闻。

第四件事情,权永兴军等路转运使皮公弼言:“宝钞之法,以方寸之纸,飞钱致远;然不积钱为本,亦不能以空文行。”

如今商州、虢州两处铁冶,所收极广,因此申请朝廷,让永兴军,陕西等处,以这两地的铸铁为本,增加百万缗的宝钞发行量,以刺激经济。

这事是好事,如果苏油在此,一定会抚额庆幸——大宋可算是有官员开窍了。

赵顼也表示了同意,从皮公弼所请,下诏让他按照两浙路折二,折五之法,增陕西钱监改铸大钱。

第五件事,也与两浙路有关系,不过主要是针对遭遇了水旱的河北。赵顼下诏,命“所在流民归业者,州县资遣之。”

这就有点无厘头了,两浙路倒是有钱有地可以这样折腾,但是河北路荒地不少,可不一定有钱干这事儿,不过诏书下达,那也活该文彦博去头痛。

第六件事,洮西安抚司上报以岁旱,请为粥以食羌户饥者。

打着幌子偷人家西夏边民,这是当年苏油在陕西路上首创,全是如今大宋干老干熟了的手段。

能给西夏添堵,赵顼当然欣然同意。

第七件事,诏以太常寺太祝王安上为右赞善大夫、权发遣度支判官。

吕惠卿正拿着朝笏听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心中算计一会儿邓绾发难之后如何措辞,听到这里心中大惊,猛然抬头。

另一边,韩绛也同样抬头,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一脸嘲讽地看着他。

王安上,是王安石最小的弟弟。

糟了!吕惠卿心如乱麻中,就听得殿中臣继续公布:“诏!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王安石,复以本官同平章事——”

朝堂上顿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这消息来的太突然太震撼,一时间所有人都失了应对。

紧接着,又听殿中臣继续布诏:“宣——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觐见——”

已经来了!就在殿外!

吕惠卿惊慌失措,邓绾同样衣袖发抖,如此大事,他们竟然一点都不知情!

而且,怎么这么快?!新年里书信来往,初八日,王安石都还在江宁!

陛下下召,最快也要六日,那王安石从江宁出发到汴京,路途上花了几天?!

这一刻说什么都晚了,大殿门口已经出现了那个有些倔强,有些坚韧,还有一些肮脏的身影。

王安石缓缓走进大殿:“臣,王安石,拜见陛下。”

赵顼伸手虚扶:“王爱卿来了,不用多礼,路上可还好?”

王安石躬身:“今陛下复召用臣,臣所以不敢推辞,七日而至阙下者,乃为报答陛下知遇之恩,希望能为陛下的盛德大业,再尽一点绵薄之力。”

“臣年老力衰,恐怕不能久事陛下左右,然听闻朝中事多稽留不决,人才多流散外放,因此不敢不至,不能不为。”

赵顼点头:“相公辛苦,要不先回府修养数日,待调理好精神,再来上朝?”

王安石再次躬身:“臣不敢以劳顿自苦,实有大政需要报之陛下。陛下,我们耽误的时间太多了,臣王安石,有奏。”

赵顼有些无奈:“准。”

王安石第三次躬身:“臣请密奏。”

满朝官员给雷得人仰马翻,跑不了,王相公,你还是原来那个王相公!

……

于是赵顼散朝,单独留下了王安石。

从朝堂出来,吕惠卿看着湛蓝的天空,吐出了胸中的一口浊气。

邓绾从后边跟了上来,目光里有些闪烁。

吕惠卿像在跟他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刚刚,为何不发?”

邓绾犹豫了片刻:“发与不发,还有意义吗?”

吕惠卿叹了一口气:“是啊,好像没意义了。”

……

王安石复相数日之后,几道朝命迅速下达。

丙寅,命枢密副都承旨张诚一、入内押班李宪,行视宽广处,领殿前司马步军二千八百人,教李靖营阵法,编阅新军。

同时,下诏奖掖两浙路转运安抚使苏油,入内押班王中正,殿前检点狄咏剿匪之功,命三人将新军编制扩大到衣锦全军,总计三千人。

诏秦凤路观察使高遵裕,编练新军千人。

乙酉,察访使曾孝宽言:“庆历八年,尝诏河北州军,坊郭第三等,乡村第二等,每户养被甲马一匹,以备非时官买,乞检令施行。”

从之。召行户马法,由西苑拨给狼渡种骏马与河北路。

丁酉,诏除水利,道路,城墙外,停京畿土功七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