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一人胜过十万兵(2/3)

路上粟特胡等的到来,让高昌国力大增。

后来突厥灭柔然,密点室西征,高昌又臣服突厥,当大隋一统天下,在张掖与西域互市,随后进军伊吾,灭掉了伊吾国,设立伊吾郡后,高昌便又主动向大隋进贡称臣,来主动去中原朝拜。

杨广于是赐华容公主给来朝的高昌王,又在高昌置西戎校尉管理西域事务。

双方关系密切,后来隋征讨高句同为,高昌王还亲自带高昌兵前往辽东协助征讨。

高昌在隋朝时,借助新兴的中原大隋的声势,让他们得以摆脱突厥人,不再受到那么强的压迫。

只是后来隋二世而亡,高昌再次被突厥控制。

直到大唐兴起,高昌便想再如当年与盟一样借势,一开始入中原朝贡,主动归附等等,都是效果极佳,大唐也对高昌很不错。

可随着大唐连续攻灭了西突厥的莫贺咄可汗、肆叶护可汗,扶持了泥孰可汗、同俄设可汗,大唐全面进入西域,筑城屯兵移民,置都督府设州县军镇,甚至在高昌还设了个西州,又驻天山军。

大唐慢慢的控制了丝路。

更要命的是,大唐后来还直接开辟了直通焉耆的新道,使的高昌的丝路流量大减,这简直就是在掘高昌的命根子。

而大唐设立的西州,可也不仅是摆设,这些年是慢慢的开始不断的扩张,在一点点的侵夺高昌的权力。

清点户籍人田,丈量田地,甚至征收税赋,虽然征的还不多,可这已经不再只是朝贡,而是收税了,甚至比突厥人时还全面细致。

军政内政贸易各个方面,大唐都开始插手,高昌越来越受限,正在不断失去独立。

大唐在西域一天比一天强,甚至高昌国人也慢慢的更听西州衙门的话,高昌王的权威越来越低,这高昌王如何不惊?

他们投大唐,只是想借在唐摆脱突厥人的控制,可没想过要真正的融入大唐的。

当涉及切身的利益的时候,高昌王这个西域汉家人,最忠诚的藩王,便反了。

虽然大唐的实力如日中天,在西域也有不俗的实力,但对高昌王鞠文泰来说,如果高昌不再是鞠氏的王国,那么鞠氏又如何能继续下去,就算反抗失败也不过是国灭身死,而如今这样下去,也是一样结果。

反抗是灭亡,不反抗也是灭亡,倒不如搏一把,尤其是当欲谷设想做西突厥大汗大唐不答应后,也是对大唐离心离德,两人一拍即合,结盟对抗大唐,反了。

侯君集出镇西州,兵不过千人,城不过一座。

他虽然强势警告了高昌王,但高昌王这时哪还怕你吓唬?

立即对侯君集还以颜色,派兵封锁西州,下达了逐客令,让侯君集限期带领唐兵撤离,侯君集有守土之责,当然不能离。

于是高昌王封锁西州,断水断粮,也禁止商队等过去补给,侯君集手中的天山军兵少,还真不是高昌和欲谷设的对手。

只能坐等朝廷授军。

当程咬金拜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在敦煌集结兵马的时候,高昌也是铁了心,下达了全国动员令,征召国中青壮从军,准备跟大唐放手一搏,又花重金招募雇佣兵,雇佣昭武九国的粟特佣兵,又雇佣西突厥部族。

双方都是撸起了袖子要大干一场,反正这事已经没有其它办法解决了,要么大唐灭了高昌,真正变成西州,要么大唐啃不下高昌,最后被迫撤兵。

也就是在秦琅于河曲大战吐蕃军的时候,程咬金也完成了军队集结,聚集了河西、陇右和西域的唐军两万余,又集结了焉耆疏勒龟兹于阗伊吾等地的西域兵,还有西域东西突厥的军队,组成了一支十万人的浩荡联军,一路杀向高昌。

高昌国小,但经过鞠氏百余年的经营,实力在西域诸国中已经是很强的,此时国中也有几万户人口,拥有大小城二十余座,也动员了两万多兵马。

他们不是游牧部族,而是城邦国家,据城而守,还是有不俗的战斗力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鞠文泰铁了心对抗大唐,动员两万多兵马拒守唐军,又联合了欲谷设,借得几万突厥军为后援,程咬金的十万大军一开始却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只能强攻。

在试探的进攻了几天后,程咬金也不得不感叹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