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约见亭场(1/2)

其子听罢母亲所言,抿了抿嘴,试探着问道“百姓现在私下里都在骂朝廷,说赈灾的钱粮都被各级官员贪墨了大部分,到手的不过十之一二。娘,我爹不会也做这些事吧?”

樊夫人微微一怔,然后耐心解释道“放心吧,你爹就是因为两袖清风,才在这个职位上止步不前的,到什么时候百姓也怨不到你爹这样的好官头上。”

其子听母亲如此自信,才露出笑容,将羹汤喝下。

远处的樊执敬听着妻儿所言,心中万分惭愧,他们心中的自己是个顶天立地的好官员,自己怎能因为畏惧权贵便坏了都元帅的盘打算?若海寇因此再生祸乱,导致民不聊生,自己万死莫赎!

樊执敬咬了咬牙,打定主意,回到屋中换了身便服,孤身骑乘快马往军营赶去。

已至戌时,天色渐暗,今日巡逻的年轻将官正是泰不华倚重的心腹之人,见到樊执敬孤身赶来有些惊讶道“樊大人,您怎么来了?”

樊执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快带我去见都元帅。”

年轻将官见他神色郑重,急忙领着他赶到泰不华的帅帐。

“大人,樊大人他……”

不待将官禀报完毕,樊执敬已经走了进来,抱拳道“都元帅。”

泰不华见到急匆匆的二人心生疑惑,询问道“樊大人突然来访,想必是有要事?”

樊执敬面色波澜不惊,站直了腰身,昂首道“国事。”

泰不华看出樊执敬此举必然事关重大,于是向心腹吩咐道“樊大人来访的事务必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违令者斩!”

心腹将官点了点头道“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办。”

早些时分樊执敬逢迎达识帖睦迩的样子还历历在目,此时却突然变了个模样,泰不华不得不对其多看几眼,正色问道“樊大人所说到底是何事?”

樊执敬深深地吸了口气,又想起了妻儿对话的场景,于是沉声道“都元帅对海寇应该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吧?”

泰不华沉默不答。

樊执敬接着道“恐怕大司农达识帖睦迩与海寇有所勾结,此行意在对其招安了事,大人的除寇之计……恐怕要无用武之地了。”

泰不华感慨道“贩盐、海运等事牵连甚广,谁也不愿意做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才给了方国珍之流足够的喘息时间,不疾不徐地发展势力,积蓄钱粮,其部发展至今整个浙东道很少有没被他们以重金收买的官员,看来樊参政便是其中清流了。”

樊执敬深深吸了口气,正襟危坐道“樊某今日来寻都元帅便是为了解决此祸。”

泰不华也正色以对,“愿闻其详。”

……

几日后,台州黄岩。

这是方家兄弟的故乡,达识帖睦迩特意选在此处与这个久闻其名的海寇首领见面,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他的戒心,表示自己的诚意。

尽管煮盐的亭场每年能为朝廷贡献不菲的一笔财政收入,本地百姓却并不富裕,以至于达识帖睦迩很难找到一处适合他身份和排场的见面地点。

正在他纠结的时候,方国珍差人回信道,“不必大费周章,就在亭场见面。”

今日约见方国珍不是代表朝廷,所以自然不能大张旗鼓地穿着官服,但纵使达识帖睦迩寻了套常服套在身上,也仍旧与亭场中正在抛洒汗水辛苦煮盐的亭户们格格不入。

正值午时,头顶的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亭场中却连个遮凉的地方都没有,达识帖睦迩来回挪动着步伐,无奈于脚下石沙尽皆滚烫无比,烦躁之余将手中折扇狠狠地一拍大腿,拧着眉毛向下属责问道“怎么回事?方国珍怎么还没到?”

负责传信的下属比他更急,心中早就骂了方国珍千万遍,真不该轻易相信这贼人的鬼话,说好了巳时末见面,半个多时辰过去了连他的人影也没见到!

心急如焚的下属谄媚地凑到自家大人身侧,快速地摇摆着手中扇子道“或许是这姓方的怕了,所以不敢现身。大人,不如我们先回去,这日头太毒,可得小心着,万一晒伤了您,小人就是豁出去这条贱命也没法补救呀!”

拙劣的逢迎之词将达识帖睦迩逗得一笑,挑眉打量着这名办事尽心尽力的汉人下属,挪揄道“若是方国珍这些汉人都像你这般识趣,我也不至于亲自从大都跑来一趟。”

“那是方国珍没有见识过大人的威势,待大人对其晓之以理后,想必他也不会不识好歹。”

“那就再等等。”达识帖睦迩移转目光,看着亭场中劳累的鬻海之人来打发时间。

人群之中有两人正在窃窃私语,“苏兄弟,再拖延一会午时可就过了。”

说话的人正是方国珍,他身旁的就是苏生,两个人早就以亭户的身份混到了亭场之中,暗中注视着达识帖睦迩的一举一动。

苏生有些迟疑地道“都说这个人平日里仗着功劳飞扬跋扈,可今日看来却与传闻中有些不同。”

方国珍觉得是苏生太过小心,于是劝道“这位大司农好歹也被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