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阳义军(1/2)

答失八都鲁给脱脱写了回信,作出了肯定的答复以后,又与宋廷杰商议着写了一份请命到荆襄平叛的奏折一同交付给信使,叮嘱他务必加急送回大都。

答失八都鲁有平叛的经验,知道此事办得越快越好,便与宋廷杰分头行事,让宋廷杰代表他去找些荆襄士族、大户征集人手和钱粮,自己则去寻求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咬住的帮助。

咬住看了脱脱的密信,又听了答失八都鲁的平叛计划,也觉得可行,便与他进行了约定。

只要答失八都鲁能够募集到一万壮丁,他便答应动用手中的三千探马赤军助其一臂之力。

虽然脱脱的应对颇为老道,答失八都鲁也在想尽办法加速募集兵丁,但襄阳失守带来的严重后果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至正十二年的正月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月。

在孟海马通过神秘的黑袍男子与韩凌玥和刘福通取得联系以后,不仅获得了北方红巾军的高度支持,允许他们自行定夺大小军务,也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可。

孟海马知道自己必定会遭到元廷的疯狂报复,所以他派出许多手下暗中联络附近地区有雄心壮志的义士,邀请他们一同起事,共同对付即将到来的大批元军。

在这些义士之中,王权和张椿两人响应最为及时,行动最为迅速,他们率领乡众起义之后径直攻向南阳府。

元军守卫将领虽然已经在襄阳失守之后提高了警惕,加强了防范,但还是没有料想到义军来得如此突然。

元军宣徽使铁木尔情急之下只得带领守军出城与义军正面作战,但却被王权和张椿在卧龙岗一地打得大败,铁木儿本人也当场被王权斩杀。

王权和张椿遂带领义军乘胜进攻南阳,擒斩元军将领达鲁葛齐、知府周喜同等文武官员二十七人以定军心,南阳府遂落入义军手中,附近百姓纷纷来投。

襄阳路与南阳府接连沦陷,孟海马和王权、张椿两部义军得以在地理上相互联结,互相驰援。

为了与刘福通率领的北方红巾军与徐寿辉率领的南方红巾军相区分,他们便自号为“北琐红巾军”与“南琐红巾军”。

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南阳府的战报第一时间就送到了脱脱的手上,莫说这位丞相对此感到惊恐,便是整日留在些郎兀该中笙歌燕舞的至正帝听闻以后也是大为震惊。

这件事既然惊动了皇帝,那么脱脱便再不能拿出户部无钱来说事,只得使户部立刻印制纸钞,以供军费花销。

在这一次的财政压力之下,元廷在至正十一年变钞失败的背景下,由皇帝亲自下诏,印造了中统元宝交钞一百九十万锭、至元钞十万锭。

这一决定虽然暂时解决了大军出征的军费问题,缓解了元廷的财政压力,但带来的后果无疑是极为严重的。

除了普通百姓以外,就连一些商贩、店家都对朝廷的此中举措极为不满,这一不得民心的政令已经发布,便迅速蔓延到了大江南北,不满元廷统治投奔红巾军的人数迅速变多。

元廷对此做出的反应便是凶狠、残暴的镇压,为了尽快收复南阳府,枢密院派出大将矢刺把都统领两万精锐兵力前去平叛。

在河南一方,等到老章援军的也先帖木儿也受到了兄长催促进军的密信,嘱咐他今时不同往日,务必尽快收地,打压住红巾贼的嚣张气焰。

河南一带的地方将领也都收到诏令,令他们自行组织当地军队向红巾贼进行反攻,收复失地者届时都会重赏。

有心为国出力的李察罕时刻关心着战事和朝局的变化,这样的消息正是他等待已久的良机。

在妥善安置了家眷以后,李察罕毅然决然地带上家财再一次走出了大都,直奔河南战火的中心。

李察罕第一个要找的是与其打过交道的济宁路总管董抟霄,由于有过并肩作战、同为一党的经历,董抟霄热络地接待了他。

“董总管近来可好?”李察罕虽是康里崉崉的女婿,但却没有学到岳丈在官场上的那一套本事,请见董抟霄也是秉持着自己刚正不阿的心胸,说起话来快言快语。

董抟霄虽然也是武人出身,但因为其汉人的身份,他早已被迫地学会了在官场中的自保之术,说话做事都是三思而行。

“董某不比李将军,能够做了康里丞相的乘龙快婿,摸爬滚打了多年也仅仅做到了这济宁路的总管一职,终日忙着与红巾贼缠斗。”

李察罕苦笑了几声:“岳丈被逼下野的事情董总管比谁都清楚,您又何必再挖苦于我?”

董抟霄忙摆了摆手,“我们汉人有一句老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康里丞相虽然在党争中一时落了下风,但其多年积累的底蕴和威望却依然存在,董某羡慕还来不及,怎么会是挖苦你呢?”

李察罕听他如此说,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将自己跻身怯薛接近皇子,又被汝中柏逐出大都的经历讲了一遍。

董抟霄听罢极为恼火,奋力地将拳头砸向了椅子的扶手,恨恨地道:“这些得势权臣果然该死!如果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