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3章 皇甫嵩的一箭双雕之计(1/2)

袁绍看了看刘表,道:“景升兄,我以天子承制之命,拜你为荆州牧,即刻上任。”刘表惊讶地看了一眼袁绍,道:“本初,公路已经派人上任了,我再去……”“公路的命令算什么?他的命令能和天子的承制之命相提并论吗?”袁绍冷笑道,”你不要到荆州治所江陵去,而是直接去襄阳找蒯越。”刘表若有所悟。“南阳已经被公路占了,他也不会让你领荆州,所以你要一路潜行到襄阳找蒯越帮忙。”袁绍道,“大将军被杀后,蒯越心灰意冷,回家了,但作为多年的老朋友,在我们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一定会义不容辞、鼎力相助的。”“还有前长水校尉蔡瑁,他家是襄阳第一门阀,势力极为庞大。我们和他过去也是朋友,虽然多年不见,但这个忙他肯定还是愿意帮的。他家住在距离襄阳八里的汉水江洲上,家里有数百门客,都是武功离强的好手。你到了襄阳后,只要得到了他们两人的帮助,也就等于得到了襄阳所有门阀的支持,那时你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荆州还不是囊中之物?”“袁术占据了洛阳后,你立即收回南阳,控制荆州七郡。”袁绍微笑道,“袁公路是个庸才,攻打洛阳勉强可以,但要指望他攻打长安,铲除董贼,简直是白日做梦,所以,有些事我们必须要自己做,千万不要指望别人。”陈琳、刘表先后离开大营后,袁绍命令大军停止了攻击。袁绍认积张杨。张扬当初进西园军任职军司马,就是袁绍受大将军何进所托,亲自举荐给蹇硕的。张杨为此数次登门拜谢。能够攀附上袁阀这棵大树。张杨当然是求之不得了。只不过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两年后,两人竟然对决战场,成为生死仇敌。袁绍亲自手书一封,劝张杨投降了事。董卓都到长安去了,你还打什么打?你是信任我还是信任董卓?逢纪自告奋勇。带着这封信进城劝降。张杨的大军粮草尽绝,而援兵又久盼不至,已经走投无路了,这时听袁绍要招抚自己,二话不,降了。袁绍随即整顿军马,陈兵黄河。………………四月初,董卓到达长安。公卿百官相迎于长安城三十里以外。董卓下马和众人一一见礼,互道辛苦。看到御史中丞皇甫嵩。董卓非常抱歉地道:“义真兄,洛阳之事尚请原谅,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希望你能谅解。”皇甫嵩一笑置之。回城的路上,董卓特意邀请皇甫嵩与其共乘一车,征询解决京畿危机之策。若论打仗,董卓自认不比皇甫嵩差,但若论治国。董卓还是很敬佩皇甫嵩的。当年黄巾暴乱,京畿告急。社稷动荡,先帝急召皇甫嵩问策。皇甫嵩不慌不忙,献了四条平叛之策。后来的事实证明,先帝当时如果全部听从了皇甫嵩之议,社稷也许早就稳定了。皇甫嵩叹了一口气,道:“要解今日危局。就看相国能不能忠心辅佐天子,以德治天下了。如果相国还是不能放弃严刑峻法,血腥杀戮,甚至肆意践踏大汉律,胡作非为。其后果……”皇甫嵩看看面带笑意的董卓,继续道:“在前朝的历史上,这种败亡的例子比比皆是,相国应该非常清楚。”董卓挥挥手,无奈地道:“以德治天下?我倒是想以德治天下,可我总要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吧?我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障,我还治什么国?义真兄,我是真心求教,你就不要拿这种话来敷衍我了。现在的形势你都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早回长安,你大抵也能猜出几分。我已经走到绝境了,再无退路了。你以为我真的愿意回到长安?我真的愿意接受李翊的制衡之策?我堂堂大汉国的相国,握天下权柄,掌二十万雄兵,竟然受制于一个武夫,被一帮叛逆任意,眼看着社稷倾覆却无力挽救,我这也算是辅弼重臣?我当真无力回天了?”皇甫嵩专注地看着他,连连摇头,认真的道:“我不是敷衍你,如今真的只有这个办法了。”皇甫嵩接着把三方制衡的后果详细了一遍。北疆左右逢源,一家独大,实力越来越厉害。关中被困,受制于人,越来越穷苦。州郡失去制约,权势膨胀,联盟势必要解散。最后的结果是皇权没落,关中崩裂,州郡互相征伐,而北疆也将因此失去对制衡的控制,陷入生存绝境。李翊所建议的这种外部制衡虽然可解一时之战乱,但它的确是一个亡国之计。所带来的将是无穷灾难。皇甫嵩提出了自己的内部制衡之策。这个建议他在给李翊的信里曾经过,但李翊没有听他的。反而反其道而行之,走上了根本相反的一条路。内部制衡是董卓、李翊和士人在朝堂上的三方权力制衡,也就是,董卓要做出巨大的让步。皇甫嵩:“周公、伊尹、霍光之所以能够成功辅佐幼帝治理天下,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威望和权势,而是因为他们都是天下最厉害的权术大家,他们知道何时应该制衡权势,何时应该独揽大权,何时应该适度放权。治国和打仗有时候很相似,都要根据不同形势迅速制定出以最代价换回最大胜利的决胜之策,而今天的决胜之策就是内部制衡。”董卓沉思良久。皇甫嵩这个办法是有道理,如果今日朝堂上的相国是皇甫嵩,那么这个办法的确能挽救目前的危局,可惜,今天的相国是他董卓,没有人相信他,包括皇甫嵩自己。那皇甫嵩提出这个建议干什么?董卓笑着问道:“义真兄能得具体一吗?”皇甫嵩道:“联合袁绍袁术,打击掣肘李翊。”皇甫嵩解释道:“相国退出洛阳,看上去暂时摆脱了危机,掌控了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