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九章,学着帮人和亲情(2/3)

桐花。

就说这商会的繁荣吧,尤桐花虽不在伯府,伯府的名声还是如日中天。

“伯爷你是有眼力的,夫人没有亏待您,怪就怪前头的奚王妃,奚家真真的讨厌呐。”

秦氏有时会这样说。

伯夫人虽去,商会的钱也拿出一个比例分给她,可这满眼的富贵由伯夫人带来,伯府谁能忘记,至少老妾秦氏她忘记不了。

这一年南兴税收无数,西咸另有源源不断的钱,晋王府盆满钵满,梁仁再次加强军费银两,同时向宁王府增加赠送军费物资和银两,有宁王府的兵马再加上奚家,梁仁可以夺天下。

当然这不可能,宁王和奚家只维护正统皇权,也即先帝一脉,梁潮就算早夭,他也已立下太子。

梁仁并不想夺天下,他只想巩固自身的保护力量。

向奚重固也有馈赠,还是以十六姑娘的私房为由头。

这一年,梁仁过得还是不错,到此,他和心爱的人大婚,他得回女儿,他祭祀承平伯回回不少,他的身与心都在平衡圆满的状态。

京里的新帝梁潮,在正月里病掉,不是大病,是一直纠结的气郁,让他在冬天的寒冷里先是克化不动食物,饮食减少,再由饮食减少而导致疾病。

少年的太子梁广侍候在侧,梁潮服下药,面上潮红有所减退,头脑有所轻松,他慢慢的道:“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你还是依靠晋王。”

梁广这个年纪,正是气盛的时候,也正是怀揣一腔抱负的时候,他应声是,再问道:“这大好江山是父皇和儿臣的,凡事依靠晋王皇叔,让臣子们看着也不像。”

梁潮斜眼看向案几,这是他的寝宫,所以奏章堆到这里来,烛光明亮之下,个个奏章都是他催命的钢刀。

不管他与官德妃怎么商谈,周王都不同意配合梁潮演戏,驱逐或劝降赵王,鲁王府更不用想了,梁廓的野心几经暴露,再难收回,梁潮派出的细作带回大量证据。

那年鲁、晋大战,鲁王府折损近二十万的人马,有一部分借自边城之外,鲁王府为此赔偿大量盐和银两,休养生息这几年,兵马渐多,鲁王府又开始各地奔波,没有证据也可以想像下,他不会打好主意。

梁潮没有为难官德妃,德妃仅是传话的人,他只能恨周王,最恨的是鲁王。

哪怕周王一手遮天的庇护鲁王府野心,有野心的也仅是鲁王府,北方定王和川王的税银一年比一年少,什么天灾、强盗的全是借口,他们的野心也由鲁王府挑动。

东临的楚王近年也不安分,时时的寻找机会向京里多要钱财。

梁潮没有查到诸王兵马的实际数量,可他知道诸王们的兵马现有数量跟上报的不相同,晋王也隐瞒兵马,可是梁潮知道晋王会在关键时候亲情发作,他会帮自己,梁潮可以原谅晋王。

无法原谅其它诸王,同时他们用哪些钱养这些兵马,可想而知,许多的事情上,梁潮已无力控制。

梁潮向着梁广唏嘘:“你我父子只能依靠晋王,别无选择。”

梁广鼓起勇气:“父皇这样说过多回,可是父皇也知道晋王皇叔另有兵马,同时晋王皇叔品行有亏,他污辱离世老臣,还是帮他在南兴站住脚根的老臣,奚家在这件事情上也品行有亏,奚重固不就休妹之事讨伐他,反而认下前伯夫人为妹妹,还大开祠堂添上前伯夫人现晋王妃的名字,这样的人怎么能相信,怎么能依靠?”

话不顺耳,梁潮有些气血翻涌,他不是生气,很快就顺下去。

太子的话,何尝不是他以前的话,在晋王没有得到南兴,没有强大以前,梁潮也觉得个个老臣不顺眼,都是触逆鳞来的,诸王们应该严查,派出大量的巡查御史,第二年发现被诸王收买的占一半以上。

直到晋王梁仁在南兴站稳,梁潮一年比一年意识到有些事情,京里也有错误,比如先帝和他,何曾认真看待过晋王。

到这个时候再回头看时,把京里任何一位殿下派往南兴,都未必站稳立牢。

同情心出来,梁潮渐能理解诸王,他准备当皇帝,只希望守好祖宗基业,完好无缺的传给太子就成。

可是诸王们不肯理解他,鲁王府登高一呼,武王、赵王手握圣旨,这两个先不打,合着伙儿和梁潮过不去。

这个时候又发现还是晋王靠谱,那一点亲情胜过世上所有的忠言、阿谀.......那是一点发自内心的亲情,梁潮固然想不到,梁仁又何曾想到过。

所以,这世上没有人能抹杀,梁潮开始重视梁仁,向他敞开亲情的怀抱。

在这样的心情之下,梁潮再次看向太子梁广,温声道:“听我的没错,而你的话没有根据。”

梁广倒也肯聆听,他静静等着。

“首先,奚大将军一生忠勇,他从没变过。”

梁广暗道,人生善变,奚重固一生没有变过,不表示他此时、明天、明年不会改变。

“再来,你我都不能证明晋王是品行有亏,伯夫人是个寡妇,在本朝她求子是正当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