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宋人(下)(2/3)


因为金国内部,那个叫郭宁的汉儿凭借强悍武威席卷了金国半壁江山,迫得金国的王子只能凭着东京汴梁,祈求在三方会战中得到活下去的可能!

多少年来,大宋看不起北人,觉得千百万的北人里绝无一个豪杰。否则早该主动地起而灭金。

可现在,北人中的英雄豪杰已经做到了这个程度,那周国公郭宁崛起于草莽,寸土一民无所凭藉,却已经杀得北地女真人血流成河,进而把东京汴梁当作刑场,要往大金国的脖颈子上勒绳子、做绞索了!

北地汉家英雄起势勐烈如此,大宋在金国的衰弱当口,又做了什么呢?

大宋才是天下最该仇恨金国的,大宋应该苦心积虑去恢复,应该数十年卧薪尝胆。有道是,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说是这般说法,可是大宋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做。

甚至就在这场联兵灭金的行动里,大宋也完全是被利用的一方。

有些事情,哪怕身在襄阳,唐州,赵方也能看明白。此前半年,史弥远史相公被郭宁释放出来的贸易收益打动,他与北方定海军政权明面上没有往来,其实底下人为了钱财贿赂都在奔走若狂。

结果,大宋的兵力就被当作了纠缠和削弱开封金军的工具。

为了避免自家的势力被朝野汹汹士子一口气掀翻,史相公居然又暴跳着力主北伐,就这么儿戏也似的定下了军国大政!

史相公难道是傻子?

他难道不知道,一个新的汉儿政权取代金国,对大宋来说代表着什么?

史相公那么精于权衡,他当然知道。

只不过他不在乎那些。他更看重的是眼前自家的富贵,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整个史党迈过朝中风波,继续掌权。至于之后的事情,再难也难不过失去权柄,他懒得理会那么远!

于是,我赵彦直居然就这么站到了小商桥上,看着将士们继续往北了。

可这也算是北伐么,这也算是匡复么?

赵方对自家两万精锐的战斗力很有信心,也相信将士们的血性和忠诚。但要决定天下大国的命运,靠两万人怎么够?

就这么去厮杀一场,还真指望能拿下汴梁?

就算侥幸拿下汴梁又如何?两万人对着横扫北方的虎狼之师,然后指望朝堂上那些士大夫的嘴皮子功夫?

这也太轻率了!器非英杰而图侥幸,落在史书上,大概会被人嘲笑好几百年吧。

此情此景,便如泥沼之荷,外直中通而心独苦也。可惜,身为大宋的臣子,也只能为了朝廷的侥幸之图而竭尽全力了。

七十六年之后,大宋的军队再度来到这里。大宋朝廷依然昏聩,可大宋的将士仍有热血,大宋的士大夫们也仍有……不,大宋也仍有心怀国是,敢于奋勇的士大夫!

“制置相公!制置相公!”

正思忖间,亲兵嚷着奔来:“有金军轻骑抵近觑探!”

“哦?在哪里?”

赵方一边问着,一边动作敏捷地翻身上马,踩着马镫站直身体眺望。他立刻就看到了金军轻骑的模样。

那一小队骑兵,和此前在唐、邓等地往来厮杀的完颜讹可所部完全不一样。

他们全都是外着戎袍,内穿轻制铁甲,戎袍虽然风尘仆仆,手中的武器却鲜明闪亮。再看他们十余人,骑的都是北地高头大马,人人都有副马相随,而策骑的动作又都熟练异常,人和马俨然融为一体,带着自如的韵律。

这样精良的骑队,行动速度一定快得难以想象,所以赵方布置在队列两侧的掩护骑兵居然没能阻止他们。

直到他们迫近中军,宋军骑兵才稍稍赶上。百余骑士担心制置使受了惊扰,纷纷呼喝示警,从好几个方向兜转过来,想要包围这队骑兵。

但这队骑兵似乎并不太在乎,他们贴着小商河继续向前,一直到能够看清宋人中军队列的距离。

赵方也看清了他们的模样。那全都是精悍之士,个个都满脸自信,透着意气风发的昂扬之态。

一名骑兵注意到了赵方和他身后的将旗,于是指着小商桥方向,向自家首领说了几句。骑兵首领也往这边看看,隔着老远,拱了拱手,然后带队拨马走了。

直到他们退出很远,宋军骑兵的包围圈还没形成。

许多骑兵咒骂着,想要追击,赵方急忙下令:“不用追了,那些是定海军的斥候骑兵……是咱们的盟友!”

宋军在赵方的指挥下,不再理会零散脱队的金军,也不再攻打沿途小砦小寨。来自荆湖的两万步骑再度加快了行军速度,紧追着不断撤退的开封金军。

七月十四日,宋军至临颍;七月十五日,至长社;七月十八日,至尉氏。

到了七月十九日夜间,宋军抵达了汴梁城南四十五里处。

次日清晨,使者奔入开封,禀报遂王:“宋军紧随我方援军赶到,已然兵临城下!”

田琢奋然而起:“我们的机会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