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北伐!(2/3)

等到马车驶过去的时候,诸葛亮已经从留侯转世,变成了法力通天,接着又变成神仙下凡,令人不得不佩服市井百姓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车里诸葛亮一脸无奈。马良笑道:“当年晓卿北伐曹操,三战皆胜,传言也是一天比一天离奇。说他杀了曹军好几十万大军,杀得几天几夜不眨眼,如白起再世呢,荆州兵神之名,也由此而显。”诸葛亮笑了笑没有说话。

很快马车缓缓驶向皇宫,皇宫门口,刘备率领着文武百官已经在外等着。

这是一个殊荣。见到此情此景,诸葛亮连忙提前下了马车,一路步行到皇宫门外,向刘备拱手道:“有劳陛下出迎,臣万分惭愧。”刘备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历史上这个时候他已经死了两年,但现在还活着,精神矍铄。

此时他的头发花白,两鬓如霜,面容有些消瘦,看到诸葛亮过来,却笑灼颜开,精神头很好,说道:“丞相平定南中,令南人永不再叛,如此大功,朕自当亲迎。”

“臣惭愧。”诸葛亮再拱手行礼。被一起带来的孟获上前弯腰拱手道:“南蛮夷人孟获,不知汉军天威,以下犯上,请陛下责罚!”刘备早就已经接到了诸葛亮的战报,知道孟获在南中威望很高,这次带他回朝廷,一是利用他的威望稳住南中局势,二来也是给南中那边一个信号。

就是不管夷人还是汉人,只要你们归顺朝廷,听从朝廷的号召,那么你们都可以享有相应的权益,可以入仕朝廷,大汉将一视同仁。

所以刘备知道这是千金买马骨的效应,当下笑呵呵地上去握住了孟获的手,说道:“首领能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如今归顺朝廷,为朝廷安抚南中,就是最大的功劳,朕封你为光禄大夫、骑都尉,替朕永慰南中。”光禄大夫现在是个散官,骑都尉则是勋官,不像历史上诸葛亮带着孟获回去之后,封他为御史中丞。

孟获能活命就不错了,自然没那么高期待,当下大喜道:“谢陛下。”

“丞相!”等接见完孟获,刘备旁边一个十八九岁的小胖子向诸葛亮行礼。

“太子。”诸葛亮还了一礼。小胖子正是刘备的儿子刘禅。

“进去吧。”刘备招呼着他们进宫。襄阳的皇宫还是刘表时期修缮的,规格制度其实不如洛阳和长安皇宫那么大。

整个宫殿就只有一座,那就最中央的德阳殿,其余房屋就像是普通的南方豪族亭楼一样,属于江南独有的小楼建筑。

里面绿茵盎然、竹影森森,有回廊、斗拱、花园、瓦舍,穿过前庭和前厅,到了中庭就看到了一座大宫殿。

刘备上台之后因勤政爱民,不愿意多花销在宫殿修缮上,所以宫殿的整体规模还是保持着刘表时期的模样,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扩张。

不过老刘家的毛病还是在,刘备亲迎诸葛亮,为他举行欢庆仪式,殿内众人纷纷坐席,上了各类美味佳肴,接着就是歌舞宴会,跳的舞蹈竟是山东齐国舞。

显然刘备知道诸葛亮是山东人,所以特意为他准备了这些。宴会上众人兴高采烈,庆祝南中平定。

等到宴会结束之后,刘备才召诸葛亮、张飞、吴懿、马超、贾诩、法正、徐庶等心腹文武臣在后厅议事。

后厅刘备高坐主位,左右两侧诸葛亮和张飞就坐,等到大家都坐好之后,刘备才说道:“丞相,朕决议今年年底正式北伐,你看如何?”诸葛亮想了想道:“比晓卿预定的明年年初要快一些,不过应该也无妨,如今国内粮草充足,民生殷富,北伐正当时候。臣以为,三路伐魏,关中由晓卿,南阳由车骑将军和卫将军及尚丞、门下卿。淮南由大将军统率,必能破魏。”

“朕要亲征!”刘备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陛下。”诸葛亮忙劝道:“国家安危皆系陛下一身,北伐终究过于奔波劳累,还望陛下看在王业大事之上,莫要以身犯险。”刘备看着他,长叹道:“朕不惜死,朕最怕的是在朕死前,不能看到大汉重归一统啊。”张飞嚷嚷道:“陛下,我与二兄去就行了,你就在襄阳等着好消息吧。”

“翼德。”刘备瞪了他一眼:“你与云长是朕手足兄弟,岂能你们去战场而少了朕?”徐庶说道:“陛下,丞相是担心陛下的身体过于操劳的话,恐怕会病倒。现在南方皆局势才刚刚稳定,需要仰赖陛下的威望,丞相也是为了陛下好。”

“朕自然知道。”刘备点点头,他深邃的目光看向门外道:“然朕还不知道能活多久,若朕不能举兵伐魏,一统天下,恢复汉室江山,朕死不瞑目,无有颜面去幽冥之下,见高祖世祖。”诸葛亮再劝道:“陛下北伐,也无需亲至,或可去宛城督战即可。”

“是啊,宛城临近前线,陛下在后方督战,将士们得知陛下在,必然奋力死战,大破曹魏,从而一举收复大河以南!”法正也劝道。

刘备稍微犹豫,但片刻后还是坚定地说道:“诸位母须再劝了,朕必亲自北伐,后方就仰赖丞相了,南阳厉兵秣马,便是为了明年伐魏,朕不能再等下去了,朕自觉天命将至,若不再伐魏,恐殆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