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历史不同了(3/3)

上趟。

可即便如此沈晨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反叛,双方的形势和布置如何,自己是否改变历史,会不会造成张绣没有复叛而感到十分不安。

好在一切还算顺利,提前做好的应对没有白费,这一切就是值得的。

等到大军休整一日,在曹军大败的第三天,甘宁就领军继续出征去了,这次是进攻涅阳。

曹操派了曹仁去进攻湖阳,派了乐进去进攻安众。

当曹操被张绣袭击的时候,乐进已经到了穰城,他是第二天白天才得知曹操被袭击的消息,因此骇然失色,连忙领军往回赶。

但这年头又没有高铁,甘宁能在三个小时抵达宛城是因为离得近,穰城离宛城跟新野到宛城差不多,有六十多公里,司马懿闪击孟达都做不到每天六十公里的行军速度。

所以乐进临时撤兵,退至涅阳,他想从育阳以北的南就聚走桥梁渡过淯水,这样他就能到棘阳县,再往东走就到了此时曹操驻扎的舞阴县。

历史上张绣虽然成功突袭了曹操,可曹操没有跑多远,就在宛城东面的舞阴驻扎,张绣只能固守宛城,不敢出城。

因此当时进攻安众的乐进,以及进攻湖阳的曹洪,都顺利地撤回到了舞阴县。

并且在后来张绣来攻的时候,击败了他,逼得张绣最终退去了穰城。

当时若非刘表派兵来救,恐怕那次曹操就已经把张绣消灭了。

可这次不同。

曹仁全军覆没,曹操的主力部队又遭到了重创,现在身边只剩下于禁和曹洪,加上逃散的溃卒,总兵力不过一万六七千人。

在兵力上如果把甘宁的部队算上,那么张绣有八千人,甘宁五千人,加上黄门亭一千五百人,总兵力达一万四千多,跟此时的曹操实力差不了多少。

野外遇到,真干起来谁输输赢还不一定。

不过甘宁还是拒绝了张绣一起进攻舞阴的计划,转头就扑向涅阳。

这是沈晨的意思。

虽说兵力加起来,只比曹操少了几千人马,问题是这次不是野外战争,换成曹操守城了,人家兵力还比你多,去舞阴那不是找墙撞?

而且乐进还在后方,若是在张绣甘宁进攻舞阴的时候,乐进从背后袭击怎么办?

本来就兵少,又是攻城,又被人偷袭,面对的还是像曹操这样军事能力卓越的统帅,能赢才怪。

所以沈晨认为,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想着什么趁胜追击,也不能觉得靠偷袭赢了曹操一次,就能正面击败他。

人应该务实一点,先消灭曹操的有生力量,削弱他的实力,再去攻打舞阴。

可惜张绣固执地认为此时就应该趁胜追击,第三天大军休整好之后,就马不停蹄地杀奔舞阴去了。

而沈晨能看出问题所在,贾诩自然不可能看不出来。

但他却并没有开口提醒张绣,甚至期盼着张绣进攻舞阴大败而归。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曹操之间的差距,从而对朝廷心怀畏惧。

如此一来,将来如果再与张绣谈论起投降曹操的事情,张绣也不会因为曾经击败过曹操而骄纵地拒绝投降。

事实上贾诩算计了一切,他苦苦等待到了一个投降曹操的重要时机在三年后就来到了。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未来的历史当中,张绣会在官渡之战前夕投降曹操。并且最终因早早病逝,勉强得了个善终。

除了家族被曹丕找借口灭族,至少贾诩过得很好。

可惜的是,历史变得不同了,那么事情也从来都不会发展得如他预料得那么顺利。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