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未来的道路(1/3)

沉晨下山了。

宋忠对外宣称沉晨经义已超过了他,自己没有什么可教他的了。

所以这不是被赶出山门,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年师徒情分,也算是给个体面的离开。

只是对于沉晨来说,骤然离开了待了三年的地方,难免有些失魂落魄。

回去的马车上,五岁的周不疑抬起头看着十二岁的沉晨盘膝坐在那里,低着头默然不语,就问道:“阿晨兄。”

“嗯?”

沉晨扭过头看着周不疑道:“怎么了?”

“你不想离开书院是吗?”

周不疑问。

沉晨笑了笑说道:“何以见得?”

“因为你并不高兴。”

周不疑说。

沉晨想了想说道:“不高兴不代表我不想离开,虽有不舍,但终究道不同不相为谋,早些离开也好。”

周不疑就问道:“那兄长的道在何方?”

沉晨认真回答道:“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便是我的道。”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就是学到的知识,你要亲自去检验。就好像书里说海是咸的,你只有去品尝之后,确定它是咸的,才能认为学到的知识没错。”

“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可是人们总是觉得书里就一定是正确的,往往会不去亲自检验,而且因为种种原因,也会受到其它的影响,即便明知道是错的,也会固执己见。”

“那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利益。”

“利益?”

“是的,先哲让我们忠君爱民,但人们总是嘴上这么说,行事却从来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对自己有利就忠君爱民,对自己不利就嘴里说着忠君爱民,实际上却欺辱天子,屠戮百姓,你觉得这是对的吗?”

“自然不是。”

小不疑摇摇头,认真地说道:“书里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若只是嘴上讲而没有行动,或者说嘴上讲的和行动自相违背,那当然就不是君子所为。”

沉晨笑道:“你真聪明,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却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遵守,一旦涉及到自己利益得失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性忽略掉这一点。所以我们没办法去管别人,就只能保证自己能够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便是知行合一。”

“我明白了。”

周不疑认真地点点头:“我一直觉得兄长说的很有道理,以前听那些人说解经义,却只会死板译读,丝毫不知道其深意。唯有与兄长在一起之后,我才明白那些大道理,所以我宁愿离开追随兄长,也不愿意待在这书院里。”

沉晨摸了摸他的脑袋,微笑着说道:“我不敢保证你做的选择是对的,但至少我不会让你误入歧途。始宗先生说让我照顾你,但却不知道他愿不愿意让你追随我,还是先问过先生再说吧。”

周不疑却说道:“圣人十有五而志于学,我虽年方五岁亦志于学,不管学什么,都是我的志向。舅父虽是长辈,却不可夺我志,这是我的心中向往的事情。”

“好家伙,我算是知道你为什么叫不疑了。”

沉晨大笑道:“孔子四十而不惑,你尚不过五六岁,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志向,无愧为不疑,比我小时候厉害。”

“嘻嘻嘻。”

周不疑弯着眉毛傻乐,眼睛眯成了月牙。

西汉的时候是有双名的,但到了东汉以后,双名却变成了贱名。

这是因为王莽时期双名贱成了陋习,最终被东汉继承了下来,一直到两晋南北朝才被打破。

可周不疑却是很罕见的双名,他的舅舅是荆州别驾,家族也非贫民,不可能不知道双名在当时容易受到歧视。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周不疑最开始没有起名字,或者只有小名。

等他过个两三岁的时候,渐渐增长了智慧,因为周不疑非常聪颖,像曹冲一样,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这才取名不疑。

在当时这倒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古代的小孩刚出生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取名字的,顶多取个小名或者乳名,什么狗蛋黑猪之类的贱名好养活的说法从春秋战国就有。

到汉末三国时期,这个习俗也一直保留了下来。

比如汉宣帝刘询小名叫病已,曹操的小名叫阿瞒,臧霸的小名叫奴寇,李通的小名叫亿万,刘禅的小名叫阿斗,吕蒙的小名叫阿蒙,沉晨的小名叫阿晨。

另外还有文鸯的真实姓名其实叫做文淑,“鸯”是他的小名,结果后人都以为他叫文鸯,不知道他的本来名字,这就像大家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