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下无人(3/4)

的制度。

之所以设置这种制度,也因为这是皇帝、士大夫、百姓都能“接受”的一种制度。

当然,这种接受不是指大家都同意,而是多方妥协的结果。

有大明经济圈在,不管是上来的人想做皇帝还是内阁首辅,他们都不会愿意舍弃这个可以每年带来巨大收益的“聚宝盆”。

想要这个盆,还想让藩王接受他们,那就只有让皇室做中间人。

除非政治白痴,不然大明皇室即便退位成了“王爵”,也依旧是一个香饽饽。

相对比那价值数千、乃至数亿两银子的经济圈,每年赡养朱氏子孙的那点费用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这个毕竟是朱由检早年所编撰的教材,当时的他身体年龄不过十岁,心理年龄也不过四十多,并且在大明这个政治舞台的活跃时间不到一年。

因此,当时他设置的这个制度是有很多缺陷的,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诸藩可能会自立为王,海外可能会割据,陷入一种“奉朱家天子以令不臣”,和另一种“奉《皇明祖训》靖难”的局面。

这种局面如果爆发,而届时汉人没有征服全世界,那欧洲的政权就有喘息的机会了。

如果让现在的朱由检重新设计,他肯定能设计出一个更好的制度,不过不管是什么制度,前提都是保证朱氏子孙免遭屠戮。

“殿下,学生做错了什么?”

成德看着朱由检许久不说话,缓缓抬头,带着几丝疑惑询问。

朱由检扫视了一眼他,试图从他眼中看到些什么,但结果令他失望。

不知道是成德的伪装太好,还是他真的没有参与拉拢秦、戚两家的行动,总之朱由检没有看出来什么,只看到了恐惧和疑惑。

“燕山的官员,最近在干吗……”

朱由检直勾勾的看着成德,而成德也抬手作揖,毕恭毕敬的回答:

“李德茂与张懋才等人近来都在忙着恩科的事情,至于都察院的萧道规等人,近来一直在江南一京两省奔波,都察贪官污吏,眼下已经牵扯出贪官百余名了。”

成德话里所说的这几个人,都是燕山最早一批毕业的官员,也是燕山派之中的激进派。

当初金铉被下狱时,便是他们鼓动燕山官员,集体前往乾清宫上疏。

如果不是被当时燕山的名义魁首颜胤绍和成德劝阻,恐怕燕山派当时便群起逼宫了。

朱由检从不觉得激进派不好,所有的党派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关键是看上位怎么用他们。

只是从成德的口中,这些人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根本没有拉拢秦戚两家的机会和时间。

可如果不是燕山派,又有谁有实力来拉拢秦戚两家?

洪承畴?

不可能是他,因为他不是傻子。

洪承畴会拉拢西南的所有人,却唯独不会拉拢秦戚两家,甚至是马家。

五军都督府的事情太复杂了,一着不慎便要把自己给赔进去。

对于洪承畴这种灰尘落到身上都需要扫走的人来说,他不可能会掺和进入这种事情。

可除了燕山、洪承畴,便是朱由检也想不出,到底还有谁能拉拢秦戚两家。

秦邦屏和戚金、秦邦翰、秦民屏等人不可能被拉拢,他们的致仕,请求告老还乡也不会有什么阴谋存在。

如果说朱由检真的登帝位,那即便他们明知不敌,也会起兵来以正忠臣之名,这点朱由检、卢剑星都看的很清楚。

所以他们没有把目标放在这两人身上,而是放在了他们的子侄辈。

可即便是子侄辈,牵扯的人也太多了,锦衣卫虽然可以从府外的信鸽来探查消息,却弄不清楚信鸽是谁放的。

秦戚两家都是不小的家族,府内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的族人,加上他们自己又是统兵的大将,因此治下很严格,外人根本进不去。

进不去府里,就只能靠收买人心来刺探消息,但即便是收买人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放长线钓大鱼,需要时间。

朱由检目前只希望在自己灭了建虏之前,国内不要再出现什么让他头疼的事情。

一想到这里,朱由检暂时放下了对这件事情的深究,准备等卢剑星回禀。

因此他靠向了身后的的靠背,看着成德询问道:

“山西、陕西、河南的官学筹备如何?教习需要多少?”

“已经筹备差不多了,需要大概十六万教习。”成德见朱由检岔开话题,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下意识的回答了起来。

面对他的回答,朱由检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而成德也说起了自己这次的来意:

“殿下,学生此次前来,是为了回禀官学的事情。”

“除了殿下您询问的,官学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回禀,那就是关于学子假期的事情。”

“说吧。”朱由检拿起一本奏疏,心不在焉的回应。

“官学的假期是否太长了?”成德小心翼翼询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