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恍若隔世(3/5)

官营马场的马匹育到一百五十多万匹,一千多万羊群,那规模比太仆寺更大的官场不可能不行。

“南州官场的事情准备如何了?出发前承恩可曾告诉你?”

陆文昭陪朱由检出来,自然要将各部衙门的事情都记下,即便朱由检随时询问。

“南州官场已经开办,眼下南州共有十二县,海外有三县,陆地有九县。”

“除了海外三县只建设牲畜和家禽场外,其余陆地九县皆布置牧场。”

“当地的草场数十亿亩,可养牛羊数千万。”

南州的开发已经走上正轨,目前当地一共有三府十二县,虽然地域广袤,但人口只有五十六万,耕地所产粮食十分不足,需要南海府对其运粮。

不过,随着官场在南州开办,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台台拖拉机进入南州。

以南州的人口、土地情况,除去老弱,只需十万台拖拉机,十年的时间就能开垦出最少两千万亩耕地,算上畜牧业,可以养活六七百万百姓。

十万台拖拉机,眼下的大明自然拿不出,但大明可以一千台一千台的发给当地。

如眼下,在运往南洋的八千台拖拉机中,三千台留在了吕宋和巨港、旧港三府,四千台送往了南海府(爪哇),剩下一千台则是送往了南州。

对于旧港来说,南海府最为重要,因为这里最好开垦不说,土地亩产也最高。

这一府只要开发得当,以眼下的亩产来说,足够养活四千万人。

相比较下,巨港和旧港、吕宋三府则是稍显不足,至于中山府和东山府,它们的开发还需要排在南州之后。

陆文昭回禀结束,朱由检没有继续询问,而是低着头处理奏疏。

过了一刻钟,当马车抵达门头沟火车站后,朱由检才下了马车,乘坐火车返回京城。

在他乘坐火车的同时,一路踩着自行车的朱慈燃也气喘吁吁的将大巴山翻阅,走着汉中与四川的省道进入了四川保宁府的剑阁。

一进入四川,朱慈燃肉眼间可以感受到的就是安静。

相比人口较为“稠密”的陕西汉中府,进入了保宁府后,骑行数十里不见人烟的情况十分正常。

好在越过剑阁,驶入乡道后,朱慈燃终于在乡道不远处看到了一个乡间村落。

隔着老远,村落里的人就注意到了这造型怪异的车子,和骑在车子上的朱慈燃四人,以及跟在他们身后的几十号骑兵。

太子出游的事情或许瞒得过百姓,但肯定瞒不过燕山官员,恰好,此处的村官就是燕山派官员,并且他们也早就知道太子选择了这条路。

因此,当朱慈燃停下的时候,一名村官就一路小跑来到了村口,刚好和下车背负水囊的朱慈燃撞见了。

“南溪村村官郑三元,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一见面,郑三元就对朱慈燃作揖行礼,这让朱慈燃感到了不高兴。

他想以百姓的身份体验民间生活,郑三元这样迎接他,村里的百姓哪里还能待他如普通人。

“你在这里等着,我自己去村里。”

朱慈燃一句话让郑三元站在了原地,紧接着他叫上了刘顺,两人步行走到了村里,不过村里的村民却都在自家院子里,趴在院墙上打量他们,没人出门。

不过这也不碍事,朱慈燃按照老规矩,和刘顺一起绕着南溪村走了一圈。

走在南溪村里,整个村的气氛显得格外宁静,没有喧闹的人群,只有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不知通向何处。

村民的民居错落有致,院落整洁干净,整体是用水泥石砌而成的院子,比起山西和陕西、河西的农村,南溪村给朱慈燃的第一反应就是富裕。

他走了好几圈,借机到了一些村民家里取水。

交谈间,他这才知道,这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饲养土猪、家禽,喂猪的饲料一半是稻谷的糠粉,一半是野外的猪吃草。

每家院子,基本上都养着三五头猪,二十几只家禽。

南溪村建设在村里干道的两边,院子背后就是菜地,再往远处就是稻田。

远处,稻田里的稻谷已经收割结束,稻草被种田人捆绑成直立形状。

菜园子里种的是青菜萝卜叶、红薯藤和大白菜等等蔬菜,绿油油的,足够一家人吃一两个月。

“话说你们是干啥的咧?咋郑村官都跑去接你们去咧?”

带着朱慈燃、刘顺参观院子的一个五旬老汉询问着两人,朱慈燃见状立马小声解释道:

“不是迎接我们,是迎接镇长,我们两个是镇长让来打水,查访民情的,郑村官还在和镇长聊天呢。”

“噢噢噢,知道了知道了,没什么大事吧?”老汉连忙点头,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朱慈燃摇了摇头,然后才说道:“就问问你们生活的怎么样,村官有没有难为你们。”

“那我们回院里坐着聊。”老汉闻言,立马带着朱慈燃和刘顺回到了院里,给他们找来了两个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