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收获的季节,进城寄包裹(1/2)

云岚吃惊地看了两位舍友一眼:“四十多斤,平均一人才十四五斤,你们不用留着自己吃?”

“自己吃?十几斤呀,怎么吃得完?”

杜云汐与刘山梅眼神更吃惊了,像看怪物的眼神看着云岚。

云岚耸了耸肩:“十几斤,一年呀,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一斤多一点,很多吗?”

杜云汐与刘山梅相互看了一眼:“一年十几斤,太多了,我们两个人合伙,我觉得每人留下五斤,凑在一起煮饭,也够了。”

刘山梅也附和道:“没错,我们各留五斤,其他的卖点钱也好,如果不够吃,分粮食的时候,还可以分芝麻和油呀。”

往年她们一年分的油才两斤,两人凑在一起煮饭,一年不过四斤油。

现在自己磨了香油,两人有十斤,加上原来有四斤,便是十四斤,是原来的三倍有多,两人已经心满意足了。

云岚暗自摇头,即使是一个月有一斤多,对于她来说,还是觉得太少。

不过,她的空间也种了芝麻,收割了两回,至少有三四百斤,油不够的时候,随时可以磨香油。

她还打算寄十斤油回家呢,这买油也得有票,老家刘老太与刘小英等人吃油也十分困难。

云岚其实有票,在老家的时候,从云老太与杨家都搜出了不少票。

但云老太的票,都是普通票据,有时限的。

她每次用的时候,尽量把那些先用了,即使如此,也有一些过了期作废。

杨家弄到的票,却是全国通用票,没时限,但她不敢寄给刘老太与刘小英,因为不好解释这票的来历。

自己也用不了这么多,所以,她某次与韩哥交易的时候,给自己留下一点点,余下的全与韩哥交易换了钱。

想了想,她摇了摇头道:“我打算给家里寄十斤,所以,我不去黑市了,你们要去就去吧!”

杜云汐不禁遗憾地看了她一眼,半晌忽然指着山洞中挂着的腊鸟低声道:“小岚,你可以去卖腊鸟呀!”

“对呀,这里的腊鸟至少有十几斤,就算一斤只有五毛,也有几块钱了。”

自从张起了那几张草网,她们每次上山,少则两只三只,多则十余只,尤其芝麻结籽之后,那满山的小麻雀多不胜数。

三位女知青当然吃不了这么多,鸟儿个头也太小,云岚本想埋了算了。

但另两位女知青死活不肯,全用盐腌过风干起来了。

幸亏这是山谷之中,风大,早晚温差大,虽然在盛夏之中,也没啥问题。

云岚看了看山壁上挂着的腊鸟,想了想又道:“我挑几个较大的腊鸟寄回家,余下的归你们,你们卖就得了。”

“你不要?”

刘山梅与杜云汐不禁一喜,云岚坚定地摇头:“不用,你们处理鸟也辛苦,我要几只够了。”

杜云汐与刘山梅不禁心中高兴,草网捕鸟是云岚的功劳,但处理腊鸟却是她们干的。

所以,她们平分剩下的腊鸟,也合情合理。

两名女知青兴奋起来,石磨香油比一般的花生油菜籽油更贵,每人十斤,再加上腊鸟和芝麻酱。

这回,两人估计一下,至少可以赚十四五块,价格好的话,说不定有二十块,这可是一大笔钱呀!

三人商量后,便把芝麻油,芝麻酱全平分了。

刘山梅与杜云汐把平时有意收集的水果罐头的玻璃罐装芝麻酱,在供销社买的几个油罐装了芝麻油。

云岚装芝麻酱却是自制的石罐装的,分成三罐,自己留下一罐,余下的两罐,给亲娘刘小英与刘老太寄回去。

芝麻油也寄了两罐,各五斤,自己则留下了差不多五斤。

再加上四只半斤左右的腊鸟,还有两大包黑木耳,花菇,牛肝菌竹荪等。

这样下来,一只用藤编的筐子也差不多满了。

三人分好了芝麻酱与油,带上了腊鸟,又在背篓上装了一些干货,每人再背上两捆柴下山。

干了小半年,终于有收成,两人十分高兴,忽然问道:“阿岚,接下来我们又种什么?”

云岚想了想低声道:“秋收快到了,我们还有花生呢,收了花生就暂时休息吧,等秋收过后,再种小麦。”quai.c0m

种上小麦后,便等着明天收小麦,磨面粉了,也不用花太多时间打理。

“好,听你的。”

两名女知青闻言心下更高兴了,山下的小麦亩产有四五百斤,山上即使差一点,六七分地,应该也能收两百余斤吧!

两百来斤的小麦,可以磨出一百四五十斤面粉。三人平分,也差不多有五十斤面粉了。

如果去黑市中换成钱,不要票,至少可以换上十八至二十块。

在大队种上一年,年底分的小麦,也不过十斤八斤而已。

再加上这一回的香油,一年下来,岂不是可以赚三四十?

两位女知青心中暗算一回账,心下更是欢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