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危受命(1/2)
.
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巍峨挺秀的秦岭消没在浊雾里;北风呜呜地叫着。叶子在疾风中纷纷凋落了,每吹过一阵寒风,经霜的树叶猝然脱离树枝,像一群飞鸟一般,在风中飞舞。
黄尘蒙蒙,混沌一片,**裸的乡野上,只有深而又长的静寂,这寂静里偶尔掠过乌鸦的叫声,让人心里无比悲凉。
如骤雨般“踢踏”的马蹄声将这寂静切割得支离破碎,荒野中划破了风声传出老远,数十骑劲风中狂飙,两边的荒凉迅速地倒驰而过,李文内心急焚如火,马鞭不停抽打着,发梢在风中狂舞。
诸葛亮沉痛凝重的神色,离别的场景不断闪现李文眼前。
陇西天水郡内,无尽的房屋都现出灰色,天空和街道也染上了暗淡的色彩,落了叶的枯枝,飞扬的尘埃,更增加了阴郁的情调。冷风掠过长长的、窄窄的大街,仿佛带来了哀思。
数匹快马接踵而至,使者满身风尘,满脸焦急,带来的都是一个消息,刘备病危。
诸葛亮聚众商议,堂内沉闷的空气可以凝成结,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冰霜,大家心里都知道刘备已七旬高龄,此番病危,恐难回天,将北伐大好形势的喜悦冲得荡然无存。
闷坐了许久,堂内安静得李文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凝固的空气压抑得紧,李文觉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才听见诸葛亮轻微的似乎发自胸腔的一声长叹,如铁犁耙般扫过众人的心,令李文觉得一阵心悸。
“诸公,陛下病危,曹魏不久必会探知,此乃危急之时,如何应对?望诸公有良言教我。”诸葛亮低沉的语气缓缓而道。
蒋琬双眉紧皱,说道:“陛下病危,丞相势必要立马赶回成都,不可拖延。而今之势,曹魏定乘势来攻,陇西诸郡如何处置?东吴有异动又将如何?荆州关君侯、上庸刘封将军何人可替?此间相互勾连,不可不察也。”
魏延本待要说,听蒋琬之言,局势复杂,又将话吞了回去,沉默不言了。
诸葛亮望了魏延一眼,知道魏延实想代领大军,继续伐魏,奈何牵连甚广,未思虑周全又噤口不言了。遂不再理魏延,眼光扫视了诸将,赵云虎目含泪,花白胡子微微颤抖,诸葛亮心里揪了一下,不敢再望赵云,王平等诸将皆不语,姜维初降,此等大事,自是不言,最后诸葛亮将眼光望定了李文。
李文乍闻刘备病危,也是脑袋炸了一下,太突然了。见诸葛亮望定自己,便将脑子里的地图仔细梳理了一下,稳定心情,缓缓道:“东吴方与我国结盟交好,又得荆州钱粮之利,虽在一旁观望,未曾真正与曹魏交战,然忽而转向攻蜀,似不可能。蜀危则吴亦危,我料以孙权之明,陆逊之智,当不会如此,况丞相曾安排李严守江州、秭归,喻此人足可挡陆逊,只需遣一使者,我料东吴一路无忧。”
诸葛亮微微点头,众人凝神细听。李文接着道:“陇西诸郡夹于西凉与长安之中,曹魏若两厢来袭,其势甚危。我意可让庞德将军率精锐数百,潜入西凉,以令明昔日随马超将军之威,当可让西凉一时无暇他顾,西凉此路便又不足惧。”
“陛下病危,曹魏必会全力反扑陇西,我军若针锋相对,势必处处落于后手,如此陇西实难万全。以我之见,陇西诸郡之安危,实系于荆州一地。”李文方言罢,众人大吃一惊,嗡嗡然一片细语。
姜维在一旁闻听此话,初显愕然,沉思一会,猛地眼现精光,诸葛亮身形微震,凝神注视李文,眼光鼓励李文说下去。
“荆州经数载休养,兵精粮足,若能以雷霆之势,出其不意,取下襄樊,宛洛震动,曹魏新近篡逆,各地人心仍然思汉,必奋起以迎王师,曹魏焉敢再窥视陇西乎?”李文停顿了一下,见魏延又有些跃跃欲试,也如诸葛亮般知晓其心意。
便不待魏延开口,接着言道:“然曹魏虎踞中原多年,天下三分有二,实力仍未可小觑,陇西诸郡仍以守势为宜,不可轻动,待陛下痊愈,襄樊大捷方可图谋。”
诸葛亮长叹,“鹏飞大才,此言甚合我意,陛下病危,我不得不即日赶回成都,北伐之事只得暂罢。”
随即取出令箭,“魏延听令,令你总揽陇西三郡,不可轻动,马岱、姜维为副将,以防西凉与长安。”
“王平听令,令你为汉中太守,总扼进川路口,以为陇西后援。”
“张翼听令,令你为上庸太守,替刘封回成都。”
“李文听令,暂命你为镇南将军,镇守荆州,替回关君侯至成都,你干系非轻,须慎之又慎。”
众人领令而出,李文没有想到荆州重任落于自己肩上,还擢拔为镇南将军,眼下仅次于关、张、赵、黄及魏延之后,成为一方大员,只觉得恍如梦中。
时间紧迫,于是便出现前头一幕,李文打马如飞,率众赶往荆州。
刘备将逝,李文早有预料,只是没有料到这么突然,令北伐之势嘎然而止,李文心里百味杂陈,一代枭雄就要谢幕了,阿斗就要登上历史舞台,未来道路就如眼下黄蒙蒙的前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