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呼风唤雨(1/3)

清、白露落江岸,高山、流水镶山间,月色、天光映天地。

泛舟江水赤壁间,宛若投入天地自然怀抱,目睹此不免兴之所致,诗兴大发,历代人墨客皆为之歌为之赋,当下亦然。

其中便有流传千古之作。

如,锁战船与江水之上的魏王曹操,歌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愁,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为见景生情之作,美景盛业,曹操所期也。

此等美景,不单单曹操见了诗兴大发,便是孟获亦然。

不过孟获没能作出诗来,因为他知道,这等美景都要化作飞灰,在一场大战,一场大火下,灰飞烟灭。

而这场大战,正是有名的赤壁之战,或火烧赤壁。

其实大战已经开启,从曹操三江口折兵便开始,东吴、蜀汉联合,在江水之险要赤壁开始对抗曹操。

而之后更是有蒋干中周公瑾计谋,曹操斩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亦有诸葛孔明草船借箭,曹操再吃败仗。

刘孙联军明显势弱于曹操,想要取胜便只能用奇谋。

所以才有黄盖黄公覆诈降,和庞统献计。

也就是在庞统献计之后,曹操锁了所有战船,只待黄盖来投之后,一举破刘孙联军。

庞统献计,黄盖欲来降。

曹操大喜,才有宴江赋诗。

只是赋诗罢,再做了些什么。便是曹操也不清楚。

直到第二日清醒之后,才知道一槊之下,将扬州刺史刘馥刺死。

得此消息。便是曹操也大惊失色,直觉头痛欲裂。

良久曹操自语道:“人已死,残魂竟还企图害孤,待孤破江南。掳二乔,招来铜雀,便让尔等此地魂飞魄散!”

便是曹操也不知,识海三魂混乱,他已经完完全全着了孟获的道。被孟获带进阴沟,真以为锁二乔,可让铜雀台完整,亦可镇压他识海中吕布、袁绍残魂。

曹操不觉,只想立刻拿下江南。

于是喝令大军开始攻伐。曹操不知,阴沟翻船亦不远矣。

还别说,这一次曹操果然建功,竟然小胜一场。要知道这可是他南下以来第一场胜仗。小战得胜。曹操更加新任庞统。也以为锁战船乃良策。

小战曹操得胜,便是周公瑾也没有料到。

看着曹操八十万雄兵已踏入江水之中,周公瑾心忧成疾,竟然病倒。

修行之士能够病倒,也实属不易。也从另一侧面说明,此战重要性。不要说病,若真格失利。命都可丢,况病乎。

周瑜病倒。诸葛亮前来拜见。

见周瑜,诸葛亮客气一番,才道:“都督何至于此,按照既定策略行事,曹操必定身死于此!”

既定策略周公瑾也知道,可还是有些沮丧道:“今日吾在江水南岸视察,一阵吹过只将曹操军中大旗吹到江中,而后大又将水中大旗卷起,直扑吾面。孔明可知何如此威力?”

诸葛亮点点头道:“是啊,当下时节北方正劲,曹操也是料定这一点才敢将战船锁在一起,显示不怕火攻。”

周瑜沉默,诸葛亮亦然。

良久,诸葛亮才道:“亮不才,早年得遇奇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唤雨。都督若要东南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台’: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持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助都督用兵,如何?”

周瑜大惊,一跃而起道:“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

孔明点头道:“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至二十二日丙寅息,如何?”

周瑜大喜,立刻命人往南屏山筑坛。

不出十数日,三层七星台落成。

一招呼唤雨之术,诸葛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只是许久不见有东南。

诸葛孔明连日祭,不得。便是诸葛孔明心中也颇为苦恼,盘坐七星台上,诸葛孔明暗忖道:一旦来,周瑜必定不容,怕借来东南,吾亦身死周瑜剑下,就算不死,怕也要将暴……

诸葛孔明一番挣扎,却不知是否该真正祭来东南。

诸葛亮的担忧也非多余,就在诸葛亮祭的时候,周瑜已经做了完全准备,一边准备和曹操决战,另外一边却是决心一旦诸葛亮真的祭成功,便立刻下杀手将之除掉。

三更天便是约定时间,一直等到二更天,诸葛孔明也没下了决心。

正当诸葛孔明踟蹰之时,忽然声大起,七星台之手旗幡转动,却是东南已起。

见此一幕,诸葛孔明大喜,道:“天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