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评论一(2/7)

心的平静和愤怒都不会消失,但会被忘记。----小白乃生活的专家,这可以当作本扑街的理由吧!

上面说过,实际上在一次性看了60章之后,我差一点就放弃了这本。但还好没有,因为经过了近50万字的蹉跎,作者现在可以说是渐入佳境了。无论是笔还是情节控制力,都比颓废的中段有了足进步。当然如果说一个写手写了50万字还是老样子,那么引用海明威的话来说就是:

“工程师其实是有前途的职业。”

《蹉跎》的作者很善于处理一些细节,比如说人物语言的问题。另外也开始越来越善于给干燥的字加上一点搞笑的桥断,比如说太岁和王平关于“失控的分泌物”的对话。

从笔上来看,作者也有些很赞的描写:

“……从六号研究所离开,车队一刻也没停留,前进二百多公里并且确认安全后,傍晚时分停在了沙漠的边缘,大漠、落日都有了,只是没有那种代表人类生命迹象的孤烟,放眼望去,地平线上偶尔会有几栋模糊的建筑,似乎是代表着明的高楼大厦,外型质量好一些的如同人类明的墓碑默默地耸立在天地间,被大漠夕阳涂抹上令人黯然的红褐色,品像差的自然就歪倒着,或者干脆躺在沙漠里,让人看了以为进入了棺材铺,斜立的是新制作的棺材,躺倒的或许已经装殓好了尸体,就等待着良晨吉日选地方下葬,只是这尸体有些特别,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人,下葬的范围很广阔——整个世界。……”

另外就是作者招牌式的视角转换,给人一种古旧冒险漫画的气氛,《螺丝侠》和《铳梦》的气氛。不过最近感觉作者用上瘾了,每到一个地方就用一次,于是慢慢的也就没有新鲜感了。

总而言之,《蹉跎》是一本好。如果要看的话,其实看头三十章和尾二十章就好。为什么?你看完整本就会明白我的意思了。

6楼,[神经衰弱的狗]发表于2007-12-302:20:36

我完全同意此是带着对当今社会很多状态的一种另类的批判及对世界、人生、幸福的一种自省。lz对于猫女的定义,我完全认同。拍手n

7楼,[神经衰弱的狗]发表于2007-12-302:22:03

对于完全否定‘成‘这一点,我觉得还是不对滴,主角其实还是在成,大部分体现在心态上、对事物的一些看法上、及对这个世界、环境、及自身的认识上。

从什么都不懂、对自己非人的身体的不安、对周围环境的绝望…慢慢的转变成对环境的麻木、对周围人物的适应、会自己身体的灵活应用、心态的随时调整等……这些都是一种成的体现,几乎每个角色都有或多或少的成。

主角在慢慢改变,当然改变的大前提是能够活着。我想主角在努力的活着、慢慢的改变中,会让我们看到或者想到一些东西,当然得到的绝对不是完全的绝望及毁灭。

8楼,[神经衰弱的狗]发表于2007-12-302:28:36

人为什么不能杀人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怕死呀(笑)。如果人可以杀人,代表着任何人都有随时被杀的可能。这种完全靠实力及原始兽性来生存的规则完全不符合大数人的利益。所以呢,在普遍安定的条件下人是不能随便杀人的。

9楼,[神经衰弱的狗]发表于2007-12-302:31:31

说蹉跎有问题什么的…我个人觉得呢,这本很好的体现了末日后的世界,很好的构建出了一个科幻的时代、对于当时社会道德的一些幻想都很贴切,很容易让人接受(也就是相信)。

我看蹉跎,心中只有平静及一丝独特的、令人难忘的孤独感。

对于人性丧失、道德崩坏、明泯灭这些必然会出现的东西,可能是因为从小就爱科幻,估计受新潮时期及回归硬科幻时期的那些鸟影响,对于反传统价值观,隐喻性道德描写等有着完全的抵抗。

所以我觉得,蹉跎是好,强烈推荐。

然后我想说,不推荐这几个字需要特指“小白”。

也就是说,应该改为不推荐“小白”。这样才算勉强认同。

11楼,[问情世间]发表于2007-12-309:27:29

个人理解,楼主认为蹉跎中缺乏感人的要素,人性只发掘出了本能的一面。没有感情的波动,因此显得平淡。曲折的情节,合理的设置,已经可以算作一本好,但如果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感动,深思,也许能成为一本伟大的。但对于有激素控制系统的半机械人来说,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高?

另外,至于主角的敌人还没确定,目标还没明确,我觉得并不重要。

王平的迷茫,实际是怎样才能拯救世界。怎样才能拯救这个残破的世界,消灭所有的敌人?消灭奴隶制度?恐怕不行。还有怎样重建道德?是否能重建道德?消灭一个恐怕对世界的重建毫无裨益。

只有生存这个要求被满足以后,才会有明。才会有道德。

无论怎样,这本值得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