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议废立(2/3)

听我的,将来有你后悔的时候!”

许攸亦笑:“使君,无故杀大臣,这影响太大了?”

“影响?怕什么影响?朱广都敢绕过朝廷,直接出兵打公孙瓒,人家怎么不怕影响?”

“那可不一样。”一直闷着的袁遗此时插了一句。“公孙瓒挑衅在先,扣留人家父兄,又夺了人家家产,更不断抄略冀州。朝野议论,都倾向于同情朱广。他就是凭着这个,才敢悍然举兵。”

袁术诧异莫名:“大哥,你这是在帮朱广说话?”

“我这是就事论事!再者,朱广进攻公孙瓒,跟在朝廷里诛杀异己,那能一样么?”

袁术有些不耐烦了:“我就不明白,你们到底在怕什么?要按我说,这都是轻的!何太后不过是个屠夫之女,何进何苗都死了,她还能依靠什么?那年她想要强行将董太后迁回河间,令董太后忧惧而死,天下谁不议论她‘逆姑妇之礼’,不仁、不义、不孝?你就借这个由头,把她迁往别处居住,让她母子分离。再趁势把依附她的黄琬等人全部驱逐出朝廷!”

袁遗听得心惊胆战:“那,似你这般,将置天子于何地?”

是啊,你把天子他妈打成不仁、不义、不孝的罪妇,那刘辩还有当皇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么?

“天子?”袁术眼中凶芒一闪。“先帝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

虽说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可当明明白白听到这句话时,袁氏兄弟们还禁不住打从心底升起一股寒意来。

袁公路居然想要废天子立陈留王!这厮好大的胆子!

袁绍怒拍短案,声色俱厉:“袁氏四世三公,累受国恩!你身为袁氏子弟,安敢出此无君无父之言!”

袁术勃然大怒!愤然起身!慌得袁遗袁基连拖带拽,好一通抚慰,求求你俩,小点声,大臣们可都在外头呢!

袁术挣脱两个兄弟,忿忿道:“优柔寡断,不足与谋!”语毕,拂袖而去。

袁基跟他一个妈生的,先自追了出去。袁遗苦着一张脸,叹息连连,稍后也离开了偏室。

袁绍那叫一个欲哭无泪,虽说多事之秋,可这事也未免太多了!

袁术先前的话,被他的兄弟们当作是疯言疯语,大逆不道。但有一个人却听进去了,那就是有过“案底”的许攸许子远。

人家当初狗屁不是时就敢密谋废掉灵帝,这,不过是小菜一碟。

可他却不敢轻易开口,因为主公已经快处于崩溃的边缘了……

《三国演义》里塑造的袁绍,以“十八路诸侯讨董”为分界线,前期“伟光正”“高大上”,后头整个就垮掉了,显得很突兀。但能在汉末三国那样的乱世中崛起,称雄一方,依靠的是仅仅是家族背景么?

许攸耐心地等着。

果然,尽管耗时颇久,但袁绍到底还是从抓狂、叹息、沉默中解脱出来。使劲一拍大腿站起身来,沉声道:“骨头再硬,一口一口地啃!”

会心一笑,小眼中难掩狡黠之色:“那主公想好了先啃哪一块吗?”

“先啃……我这比喻是不是不太恰当?”袁绍苦笑。这一笑,让他觉得轻松不少,略一思索,即道“我现在脑子乱,晚间叫上沮授审配,理个头绪出来。”

许攸趁机趋前道:“先前公路所言,也是一个头绪。”

袁绍意味地看他片刻,摇头道:“不可。”

“为何?”

袁绍叹了口气:“子远,你觉得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天子在许都。”

“不错。”袁绍点头。“所谓四世三公,门多故吏,那是指名望、人脉、影响。但光凭这些,成不了大事。孔子在世时就被誉为‘天纵之圣’,这名望影响谁人可比?周游列国,人脉也不少?可想作个官还得看人脸色。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是我?”

“我与旁人相较,最大的优势就是居于中心。只要天子在许都,我就代表朝廷!”

袁绍并非盲目自信。原来的历史轨迹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曹操。后世有许多的论述,来研究“挟天子”到底有什么好处。

简单地说,就四个字,师出有名。

别小看这四个字,无论古今中外都一样,要打仗,你必须要一个理由。一千八百多年后的美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恐怕不输给汉朝?要打一个小小的伊拉克,还得搬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借口。

以美国的实力,打伊拉克不跟玩儿似的?为什么非要找一个理由?这就叫“师出有名”,因为他是坏人,我打他,我就是好人,我就是正义!你服不服?

同理,在汉代,控制了天子,控制了朝廷,我就是中央,你就是地方。我搞你,叫替天行道,你搞我,叫犯上作乱。

只要占住这个道德制高点,干什么事都方便。不管是充实行伍,招揽人才,你永远都可以大声告诉所有人,我们是在为国而战,我们是在效忠天子,我们是正义的。

许攸属于那种“脑后长反骨”的人,但此时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