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我武唯扬(6/6)

部属求情起了作用,还是感念周基对妻子有情,朱广一时没了声响。好大一阵后,他离开了主位,转到了屏榻之后,久久不见出来。

周基趁着这空档,去拉田丰的衣角,却被他一脚扒开。

其实,朱广是想起自己的老婆来。

至敬则迂,至畏则暴。

这是先前出门时,甄氏说的话。直到这一会儿,他才明白是什么意思。一味要人尊敬你,则流于迂腐,一味要人畏惧你,则不免残暴。

眼下,确实需要杀鸡警猴,要让那些怀有异心的冀州本土势力知道河北谁话事!所以诸如周基及其两子这种直接谋划参与叛变的人必须下重手!否则,只要自己与袁绍的斗争还在继续,这样的事情就会一再发生!因为,背叛成本太低!

但,有必要做到灭门的地步么?

正当满堂的人多少有些忐忑在等待时,朱广出来了。步履稳健,神情亦缓和不少,这不禁让周基及甘陵四人心存侥幸,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周基。”

“下官在!”

“你肯为你的妻子求情,却未有一语涉及你的父母。他们生你养你,却有可能因你连累而丧命,我不愿这样做,所以,我留下你的父母。同理,我亦不愿你的妻子受你两个儿子之累,所以,我也饶恕她。你唯一的嫡孙还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所以,我也不会把你的儿媳没为官奴。你的家产,全部抄没。你还有什么话说?”

堂上,无论是外地的,还是本地的,无论持何种主张,朱广的部下们都认为,仁至义尽了,周基该叩谢朱将军开恩了。

岂料,周府君仍旧痛哭流涕地哀求道:“下官一念之差,铸成大错,乞将军仁心宽恕!”

朱广摇了摇头,再挥了挥手。

贾诩见状,唤入武士来,将周基押解下堂,留下一路哀号……

“巨鹿其他参与此事的官员和相关人等,以及甘陵方面参与谋划,实施刺杀甘陵相者,未参与刺杀,但涉及叛逆者,都照此处置。”

这话是说给田丰听的,他是冀州刺史,且专管此案。

田丰领命,还为稳妥起见,他请示道:“凡参与者处极刑,家产抄没,家属免死,全部没为官奴?”

朱广一时不语,再三斟酌后,答道:“就不没为官奴了吧,编入军户,屯田。”

对于家属,这显然是宽大处理了,虽然抄没了家产,但也给你一条活路。所以,田丰一揖到底:“将军到底还是有一颗仁心。”

一声轻笑,朱广故意道:“就怕是妇人之仁,起不到震慑作用啊。”

“下官粗略计算,此次巨鹿甘陵两地,当处极刑者中,有一定名望地位的,亦有四十余人之多,足以震慑异心不法了。”

朱广点点头:“就有劳使君了,巨鹿甘陵两地的二千石暂时都没人,你少不得要辛苦。”

“职责所在,理所应当。”

“嗯,行了,这几个也带走吧。”朱广下令道。

士兵上得前来,将那瘫软在地的三人拖走,一直站在那位居然极力挣扎,大喊道:“我有话说!”

朱广止住士卒:“我不信你要鸣冤?”

那人一甩衣袖,还颇有几分傲气,对着朱广一揖:“将军要在河北立足?想得到冀州上下的拥戴?”

朱三都让他问傻了,这时候说这个?这谁啊这是?

田丰在下头提醒道:“将军,此乃甘陵相被刺之主谋,崔平。”

“甘陵崔氏?”朱广转向那人。“崔季是你何人?”

“正是在下从兄。”

“哦,你想说什么?”

“将军应该知道,当初天子移驾河南,追随圣驾南渡的冀州士人不在少数,如今或在朝中为官,或在大司马幕下效命,从兄崔琰即是其一。”

朱广点点头:“我知道。”

崔平把头一昂:“将军若取我性命,籍我家产,不过是逞一时之快。其后果,将军想过没有?”

朱广嘴一撇:“还真不知道,请教?”

“将军杀我一个,则与灭甘陵崔氏无异。而灭甘陵崔氏,则是向整个河北名门士族开刀!如此,将军还想……”

就这种人,这种见识,朱广已经失去了和他对话的兴趣,直接打断道:“说得好像你代表河北名门士族似的。田使君不是河北名士?我丈母娘家不是河北名门?对了,等你家人替你扫墓的时候会告诉你,审配审正南作了你们甘陵的二千石。行了,滚蛋吧!”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