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八十五章与外通商(4/5)

是文渊国有钱人家还真是多,他们与周边部族和小国之间都采取的是通商之策,而且封孚登基之后,还立即下了圣旨开通了海禁,并且大兴造船技术,看来是要与外族之国联系上,非常地有魄力!”欧阳正平这些年也不是白呆的,大魏朝与文渊国相比,真要说商人做生意,文渊国应是更胜一筹。

好在,现在有秦澜心带起来的一批商人,以往大魏朝商人南北分化严重,更是犹如一盘散沙,现在虽然为忌皇权没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商人中自有一股和谐信义的风气。

“封孚的确是不可小窥的新君,咱们的圣上喜欢安稳仁和治国,不过别人变咱们也应该跟着变,否则就会慢一步。现在文渊国是比不上大魏朝,但是再过个几年或者几十年,话可能就不能这样说了!”秦澜心从当初在白石码头的时候燕家人不辞辛苦购买她的衣绣之物时就有种感觉,文渊国的人很会看准时机赚钱,这种能力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而且他们很具有冒险精神。

大魏朝的君主、官员和百姓几千年来都是以仁孝礼仪为治国之本,万事讲求的是一个“稳”和“和”字,这样的安守自身固然好,百姓们也能安居乐业,但前提是边疆没有外敌侵犯,强敌压境。

钟逸和齐俊安四人知道秦澜心此时不是在危言耸听,假如文渊国越来越兴盛发达,谁能保证文渊国的帝君不会扩张疆土呢。

或许封孚念着大魏朝助他之情愿意与大魏朝结盟交好,可谁又能保证下一任的文渊国帝君也会这样呢?前路是未知的,那么就不能眼看着别人强大繁荣而自己不思前进。

当天,钟逸和齐俊安就进宫了,也不知道他们和齐佑说了些什么,反正几日后齐佑就下了一道圣旨,特许大魏朝几个较为安稳的边城设立通商之地,从圣旨下达之日起便可以与外邦通商。

与此同时,大魏朝的海禁也进一步获得宽松,只要上报朝廷审核之后,便可以从海上与外族进行往来。

齐佑此举自然在朝堂上引起一场前所未有的争论,但最后他还是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想法。

“看来我对咱们的皇上之前的认识还是有点错误的,他也是挺有魄力的!”这天晚上,秦澜心和钟逸两个人难得没有孩子哭闹骚扰,在院中独坐小酌。

“或许之前皇上也是没什么别的想法,可现在他手中有能臣良将,有忠心兵士,更有火药之类的利器,君主之心自然就变大了些,能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他一直想要的。”钟逸笑着说道,顺便再给秦澜心倒了一杯酒。

“你倒是十分了解皇上,大魏朝的商业现在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最好时机,与文渊国通商一事要谨慎,但也要大胆,不过,如果是吴越国提出这个要求,我想皇上还是应该仔细地考虑一下。”秦澜心笑着说道。

“这是自然,吴越国与晋王等人勾结之事如今已经是证据确凿,南宫明义虽然逃离了大魏朝,但是南宫月还在咱们的手上,南宫亮最疼他这个宝贝女儿,他不敢胡来的!”南宫亮十分好战,天下太平会令这位独臂战神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钟逸对他实在是没什么好感。

“皇甫暖蕊、皇甫暖香再加上南宫月,这些人证再加上物证,吴越国扰乱大魏朝国家安定之罪怕是洗脱不掉,可现在明面上两国还是交好的,我并不希望再来一次溪谷河之战。”秦澜心不喜战争和杀戮,她相信很多人也不喜欢,所以这些证据她希望吴越国的帝君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年吴越国败于溪谷河,南宫亮一直都是不甘心的,而这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败露,也绝不是南宫亮一个大将军所为,吴越国的帝君本就是个野心极大的人,我看他是有吞并天下之心,前几日边疆传来消息,西沙国与吴越国已经开战,西沙国帝君已经写了求援书给圣上,昨天夜里刚刚到的。”

西沙国和大魏朝的关系一直极好,此时若出兵救西沙国,那就代表与吴越国站在对立面,大魏朝的朝堂也是刚刚经过一番血洗,此刻出兵齐佑担心朝堂和边疆都会出乱子。

“皇上是不是在发愁该不该救?西沙国虽是小国,但一直友睦邻邦,无论是与大魏朝还是炎埉国、文渊国,甚至是吴越国,关系都一向是不错的,此刻吴越国出兵可有由头?”秦澜心有些忧心地问道。

“说是吴越国的皇子死在西沙国皇子的刀下,为皇子复仇,吴越国是要一举荡平西沙国,态度很强硬,气焰很嚣张!”钟逸很想领兵出征,刑部办案可不是他的强项。

“我看这吴越国是故意挑起恶战,而且西沙国一向与大魏朝关系最好,此举怕是别有用意,既然不能让大魏朝内乱,那么怕是要让大魏朝外忧,西沙国就算再小那也是一个国家,一旦被吴越国占领,紧接着受到威胁的便是大魏朝。吴越国虽兵力强悍,但若是大魏朝不出兵,怕是后患无穷。”秦澜心就算不懂军事,也清楚西沙国根本不是吴越国的对手,这一次大魏朝要是不出兵,西沙国必定亡国。

“你说的没错,皇上和一些朝中大臣也明白,皇上之所以这么爽快地答应与外通商,除了要发展民生,另外就是想进一步加深和文渊国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