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清论道(1/2)

昆仑山的山石崩塌早已停止,在火树银花的光照下了,昆仑山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生机勃勃的样子,只是中央断裂开的部分,却怎么也无法再合拢了。

站在那已经不再有清泉流淌的山泉眼旁,纪元看着面前依旧的两座茅屋,满山中唯一沾染着翠绿的草地,他的眼中,仿佛有泪水在酝酿。

“旧人已逝,可惜了青帝这样一位绝世强者。”

老子感概万千,显然为没能见到帮助自己父神盘古将天地完善的青帝而感到可惜。

“无妨。”

纪元伸手擦去眼泪,对着老子道:“我已经留下他的真灵,天道有言,他的命数未尽,日后必定还有相见之时。”

“如此甚好。”

老子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表面上却没有半点变化,纪元见此暗暗点头:看来老子的无为之道还不够圆满。

“不如来论道一番,如何?”

纪元提议道,他很需要知道如今三清的修为,好判断一下历史的进程。

“大善。”

三清对着纪元一拜,毕竟纪元修为远超他们,是论道,但赚到的,明显会是他们三个。

介于因果,纪元安心理得的受了三清一拜,然后点点头向伏羲获取十二品造化青莲,也是青帝后期修行的界域走去。

三清在洞窟中四面张望,显然这么长时间来他们都没能找到此处,界域虽然消散,但此地却依旧是个难得的密境,当初阻拦纪元前行的屏障已然不见,纪元缓步踏入,发现密境竟是比自己预料的还要大上不少,很是适合修行。

“多谢前辈。”

三清对着纪元又是一拜,此等天然的修行去处可不是随处可见的,纪元终究会离去,此处自然就归他们三兄弟所有了。

纪元这次却是躲开了,静静的道:“此处机缘颇深,与你我皆是无缘。”

通天疑道:“难道还有人能进入这东昆仑?”

“不错。”纪元笑着回应道:“正是昔日的青帝,日后的伏羲。”

这也是纪元在重新踏入洞中时才得到的宿命感应,他回顾四周,看着这单调乏味的场景,默默叹道:“原来这便是未来人皇的去处——火云洞,还真是荒凉啊。”

纪元却是忘记了,这火云洞很快就要归红云所得,依靠红云的性子,这火云洞会变成何等模样,还未可知呢。

随处寻了一地坐下,纪元朗声道:“开始吧。”

三清围着纪元形成一圈坐下,刚落下屁股,通天便急急发问:“我欲超天地而寻因果,证父神之道,你觉得如何?”

纪元笑道:“你觉得你父神强,还是你强?”

“当然是父神!”通天毫不犹豫的答道,脸上还带着隐隐的炫耀之意。

“那你父神之道可成?”

“未成……”通天面色一变,显然很不高兴。

“那你还觉得自己能超过你父神证道?”纪元反问。

“这!”通天面色大变,随即耷拉着脑袋,不再言语。

“现在可否明白,逆天而行连父神都不可行,你还想继续?”元始急忙抓住机会教训通天,生怕自己的弟弟走上父神的不归路。

“我明白了。”通天的眼中闪过一丝黯淡,随即又亮起一道希望:“逆天不成,那是因为父神未曾抓住那一线生机,只要准备得当,我一定可以办到!”这句话当然没出来,纪元也不觉得自己几句话就能更改通天的念头,也根本不打算帮他更改,只是这样来,能得到元始和老子的好感罢了。

果不其然,元始和老子眼中对纪元的担忧和怀疑之色立即就减少了许多,对纪元的防备也变了。

元始开始提问:“我与顺天而倡道,立天地法规,前辈觉得如何?”

“想法不错。”纪元评价道:“但太过天真。”

“什么意思?”元始微微皱眉,这前辈话,似乎很不给人留面子。

“天道无情而大道有情,你若当真逆自身心意而完全顺天,迟早会在两位道的跟前面临困难的选择。”

“……”元始默然不语,他清楚的明白,纪元的并不是没有道路,但实际上虽为盘古元神所化,却空有盘古大道,无盘古记忆的三清并不清楚混沌中那些复杂的关系,不过短短一瞬,就将纪元的忠告抛之脑后,开始静静思考。

“我欲教天地所有,为之以无为成有为,前辈觉得如何?”老子满是自信的看着纪元,显然是不相信纪元还能反驳于他。

不想纪元当即就摇了摇头:“此非大毅力、大自在、大智慧者能悟,非常道,不可行矣。”

老子倒也不怒,只是默默的点头认可了纪元的话,开始进行新的考虑和改善,纪元在心中默默点头,估计这便是老子的修为最高的最大缘故吧。

“吾之道,本为混沌纪元,不想天道有缺,只能分为化之,立以为三,三者统合,便可观天地万象之宿命!”纪元缓缓道。

“可言明?”元始问道。

“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