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理叛徒(1/2)
如果只是普通的窃取商业机密,在明朝,都没有明确的罪名来定罪。>
毕竟这时代的偷窃罪只管偷实物。>
就算是偷窃罪也不能杀头,无法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因此秦良玉决定干脆安给他们一个通敌的罪名。>
也不是她心狠手辣,实在是不凶狠一点,无法起到威慑作用,以后雇佣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会疲于奔命。>
那些手脚本来就不干净的人甚至别有用心的人来应征,往往也很难在一开始就暴露。>
天天牵扯在这些事情里,秦良玉哪还有时间去做别的?>
而且这些出卖秘密的伙计都熟悉一部分水泥的制作步骤,又已经生了二心,既不可能继续留在秦家堡做事,又不可能就这样辞退他们放到外面传播水泥作坊的生产方式。>
别无选择,只能灭口。>
拿着秦良玉给提供的高薪,自然也是要承担责任的,把秘密泄露出去,就是这样的下场。>
李星把李化龙签发的军令递给了秦良玉,秦良玉一看,果然是给了批示,公开刑决自己提供的名单上的人。>
“有劳大人辛苦这一趟了。”秦良玉自然知道李星担心的是什么,她一边收好李化龙的命令,一边引着李星出了她的住处。>
在秦家堡里拐了几道弯,秦良玉带着李星来到了一处守卫森严之所。>
这是秦家堡边缘处的一个四合院,看上去并无人居住,李星在院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的师爷许恒如,被捆得严严实实的跪在地上,嘴里还塞着布块。>
李星瞪了许恒如一眼,冲上去就是一脚,“吃里扒外的东西,本官竟险些被你牵连了!”>
秦良玉看他表演完毕,挥了挥手。>
几个秦家军的士兵带着不停呜咽试图挣扎的许恒如走到了一个早已挖好多日的土坑之前。>
之后,秦家军的士兵干脆利落的处决了许恒如,给土坑重新盖上土。>
着一切都发生在李星的眼皮子底下,看到许恒如倒毙,李星终于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了。>
起码通敌之事不会牵扯到自己了。>
接下来就是剩余那些人的刑决仪式,那就交给李星这个知县老爷来办了。>
他这一次是带着府衙里的一批行刑人来的,处决的地点也不用另选,就在忠州县衙边上的刑场里。>
秦良玉又派遣了许多人到处散发通告,让老百姓们知道此时,顺便来围观处刑仪式。>
就这样,到了真正给安老三等人行刑的那一天,秦家堡周围的人,还有忠州的附近的老百姓把刑场密密麻麻围了好几层。百姓们得到的信息都是秦良玉提供的宣传内容,他们自然站在秦良玉这一边,往跪在地上的罪犯们扔泥巴,叫骂声一片。>
“吃里扒外,就是这样的下场!”>
“拿东家的月钱,吃东家的饭食,竟然还偷配方卖给播州的叛军,这种人必须沙头!”>
“要是东家没钱了,咱们能有好的日子过?”>
“叛军得了势,你们以为就能落下什么好?死有余辜!”>
当然也有一些人被秦良玉的雷霆手段吓到了,看着死刑犯们木然无神的双眼有些害怕,紧咬着嘴唇,一言不发。>
那安老三直到被押送到刑场上这才如梦初醒,磕头如同捣蒜。>
“贱民知道错了,求大人饶小的一条狗命,小的保证以后什么都不说,做牛做马给大人效劳!”>
可惜安老三的悔悟来得太迟了一些。>
时辰一到,这些罪犯被验明正身之后,秦良玉特意让李星又宣读了一遍他们的罪状。>
尤其是说到私通叛军的时候,又是一阵群情激愤。>
念完罪名,几个死刑犯就被当场砍了头。>
这些叛徒被执行了死刑之后,秦良玉自然重新招募了几个人来填补空缺。>
不过这一次她略微调整了一下思路,新招募的工人不会直接去水泥作坊,而是先去火枪作坊和玻璃作坊。>
至于水泥作坊里的人手短缺,秦良玉从其他作坊里调人过去。>
秦良玉这样操作,也是为了把更好的工作机会留给爱岗敬业的老伙计,鼓励老伙计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她又决定把水泥作坊里的每月月钱提升了一两银子。>
水泥在这个年代属于军工产品,保密工作至关重要。>
而且它还是秦良玉手里一件核心武器,除非哪天她搞出大炮来,在那之前,这种自己都解决不了的东西,还是不能露出去,让别人拿到的。>
如果不把员工的月钱提高一些,就更容易被外面的觊觎者们收买,所以必须要加薪。>
而且薪水这么高的工作提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