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和好(3/3)

了她一眼,转回头去有些生气地抿了抿嘴,用力甩了一记鞭子。马吃疼,嘶叫了一声,顿时加快了前进的速度。

朱翰之赶车的技术比明鸾不知高了几倍,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就回到了村里。明鸾养足了精神钻出车厢看到太阳挂在山边,映得周围的云朵都象是镀了金边一般,连人都被染上了金黄色,心情挺好,便笑说:“你车赶得不错呀?下回再进城,咱们干脆借一辆车自个儿赶得了,也省得起个大早去搭人家的顺风车。”

朱翰之瞥了她一眼,不置可否,只是放慢了马车的速度慢慢地对她说:“方才一路回来我就在想你说过的话。你有心助瑶民脱困,自然是好的,想的法子也不错,但你是个小女孩儿又是这样的身份,不好出面做这些。索性,有什么想法你都告诉柳同知去,让他自个儿拿主意。这么一来,你不过就是提个建议,好与不好,都是官府的事。横竖这功劳你即便是揽在身上,也没什么好处,那柳同知顶多就是赏你些财物,难道还能把你这军户的身份给免了不成?”

明鸾犹豫了一下,道:“我会跟祖父商量的,若他老人家也这么说,那我就照你说的做。”

朱翰之轻笑一声,没再劝下去。等回了家,明鸾把事情跟祖父说了,章寂居然也是这个意见,还道:“咱们如今是以等消息为佳,能不出头,还是不要出头的好。毕竟我们都不知道燕王会用什么法子救我们离开,若是名头太响亮了,或许会妨碍燕王殿下的计划。”

明鸾只得顺从了他的话,等到马贵次日捎信来说生意做成了的时候,便将想到的主意写成信,托信使捎去给柳同知,然后便不再过问此事。

当然,茂升元的蜡染绸生意,她还是放在心上的,不但每日去催着盘月月他们加班加点,还亲自拉着自家母亲陈氏一起为蜡染的图案画草图。因为是要出口到意大利去的,她绞尽脑汁回忆从前在中学时代看过的少女漫画,画了些常用在人物背景上的玫瑰、百合之类的花卉图案,然后经过陈氏巧手修改,倒成了蜡染绸的新花样。而且因为花型优美的同时,线条也不如平日常用的图案复杂,给瑶民妇女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到了第四天晌午,明鸾亲自跟着奉大山、盘月月他们,押着三车六十匹新染的蜡染绸进城去了。

茂升元这些日子里,另收了五六十匹蜡染绸,其中有不少花色普通、略带土气的,但质量都不错,另外还有二百多匹蜡染布,以及一些精工雕花的竹制首饰盒、香粉盒,全都装了船,趁着顺风,加紧送往广州城去了。

茂升元这笔生意做得极成功。虽然时间紧迫,但还是收罗到了足够的蜡染绸与蜡染布,还附带了几种别致的产品,让那意大利使团的管事喜出望外,甚至连另一个恰巧停靠在码头的外洋商团也被吸引住了,向马掌柜订了一百匹蜡染绸与十大箱竹制首饰盒,喜得马掌柜笑眯了眼。这笔交易惊动了几家在广州开有分号的大商家,纷纷前来看货,发现其中也有商机,也下了几个单子。马掌柜迅速派人去德庆收购,同时也在广州周边地区寻找可以制作类似产品的匠人。

消息传到德庆,柳同知固然是欣慰不已,明鸾也觉得很是惊喜。因为这回出了个好主意,她从柳同知那里得了笔奖赏,除了十个一两的白花花的银锭子外,还有一辆崭新的马车,甚至附带了一匹马!章家人都很是高兴。有了这么一辆马车,他们以后想要进城,就不必每次都向李家借了。

章寂答应明鸾,可以让她第一个试用这辆车。

明鸾立刻就找上了朱翰之:“上回多亏了你给我出的好主意。如今柳同知立了功,得了嘉奖,我也有了实惠。明儿我要进城去,试试那辆新车,你愿不愿意当一回车夫呀?”

朱翰之一挑眉,笑道:“既然三表妹开了口,我怎会不答应呢?明儿一早,山下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