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尼日利亚的新生(2/4)

时代。

免费义务教育那就不用说了,直接6到25岁的教育全部免费。使用英汉两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全民推广。12岁小学毕业之后直接分科,中学只有5门分科,工科、理科、文科、医科、法科。所有中学生直接分科之后只学专业内容,16岁毕业之后直接领取成年身份证和参加工作,成绩优异的直接进入大学深造,读细分的高级专业,拿国际认可的学士文凭。考核成绩优异毕业生可以公费读硕士。或者25硕士毕业后继续享受国家补贴的博士教育。也就是博士之前的教育全部国家承担,所有的餐饮、书本、学费、住宿等杂费全部国库承担。这笔钱会占到财政收入的50%,算是下血本了。

最最夸张的就数大规模基建了。财大气粗都不足以形容新政府的气场。过去的基建费用不会超过每年预算的5%,还经常拖欠拖延项目进度,现在和基建狂魔中国合作之后也不存在什么拉链马路之类的吃回扣,直接用最高标准的建筑要求,大规模的全国修建水电站、桥梁、铁路,港口码头,市政设施,水厂和发电厂。列出来的表单几乎让世界窒息。一个五年计划的全部开支就达到了95年政府总预算的700倍。这样的计划显然依靠财政是不可能负担得起的。只能大规模举债来投入。

这个时候正好是考验老李的筹资和调度能力了。老李直接用他联合储备银行和巴林银行加上尼日利亚最大的四家私人银行和5家最大的外资银行组建了国债承销银行团,加上尼日利亚银行和中国这边的承建商拉来的四家中国银行作为配合造势的合作方,一口气吞下了96年年底世界上最大的一笔国债发行业务。这笔高达6711亿新奈拉(26844亿美元的基建国债比美国过去十年的基建费用还要大)的国债显然是一笔天文数字的肥肉。这个庞大的工业化的基建计划足以支撑起尼日利亚成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超越南非成为最大发的工业化国家了。

老李干嘛要拿出几千吨黄金帮助尼日利亚实施金本位改革呢?很简单,就是试探全球各大国对金本位回归的态度。这点小黄金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有了批量生产的更高品质的魔法石(比尼可梅勒的质量好100倍,可以使用数万次,将数千斤的铅或1吨以上的铁或锡变成黄金才坏掉),黄金对于他来说就和铅锡的价格差不多。

这种无节操的行为一下子就给秘密仓库里增加了2000多颗魔法石来点金,让个人储物仓库里120万吨的铅和30万吨的锡1000万吨铁拿出一部分变成了黄金,加上老李孜孜不倦多年收集的库存,有了这些黄金,老李完全可以无视那些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积累的财富和货币,直接把美国华尔街的寄生虫打成白痴。因为他手里的黄金比全人类从出现到现在开采的黄金多120倍以上,达到了1800万吨。到1996年,全球有史以来开采的黄金总和也不过15万吨。随便放出几千吨足以毁灭国际金价了。当然这属于纯粹的搞笑,没有哪个国家会一下子抛售一百吨以上黄金储备,这么干就是作死。

虽然伦敦金的年交易额超过了数万亿美元,但是这些交易额都是有水分的,都带着券商提供的杠杆,实际上真实的实体黄金交割年贸易额不会超过1亿盎司每年,也就是400亿美元。当现货市场抛出这么多的黄金,市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掉。黄金建立起来的真正好东西是对货币币值的保障,是背后无数文明和历史堆积起来的对黄金的信仰带来的信心和需求。

当美元失去黄金的支撑之后,立马贬值了多少?答案是20%,到如今呢?美元相对黄金已经贬值93%,70年35美元可以换1盎司黄金,现在需要400美元,这意味着什么?就是意味着美国货币相对于本国进出口额多印刷了9.3倍。美联储为核心的华尔街偷走了储户按照黄金存款购买力的93%。(储户在60年代存的美元可以购买100盎司黄金的3500美元现在只能买到8盎司,如果换算成土地或者房产,贬值更加惊人,那个时候可以买一栋摩天大楼的钱现在可能只能买一层楼了。)

这无异于对全世界辛辛苦苦做事糊口的劳动者最无耻的掠夺,这些老李最看不顺眼的人本来就应该被全部拖去打靶.资本主义最大的失败实际上就是收入分配不公,资本分走了最多的剩余价值,导致了劳工购买力总是跟不上生产的增长。

100亿元的原材料和设备折旧经过了1万个工人价值30亿元的劳动之后,变成了130亿元的最终商品,资本家会拿走120亿元,税收拿走6亿元,工人拿走4亿元,这4亿元用来购买衣食住行创造的购买力哪里比得上资本家们那20亿元的收入呢?资本家们能在衣食住行方面消费20亿元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工人消费4万能养活一家人,而资本家呢他们最多消费200万就足以满足奢侈的衣食住行消费了。

就算剩下的19.98亿拿去搞绩效奖金、技术研发、设备因竞争加速折旧后更新的准备金、保险、广告、公关等开支,也会有剩下的很多被当作股东未分配分红拿去存起来。这一部分存起来的数字就是制造经济危机最大的火药库。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