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善恶(2/2)

,但是对一个人而言是坏的,这也是善。如果你做的事情对一个人而言是好的,但是损害另外九十九个人的利益,那这就是一件坏事。”

“昔日城外难民如潮,城中有人捐献了财物和粮食,救济这些难民,这就是善。还有一些人同样家中堆满了粮食和衣物,他不愿意捐献,这不是恶。但是有些人为富不仁,不愿意救苦救难,反而趁此机会欺压奴役难民,这就是恶。”

“我们的传教士在外传教,有人愿意皈依父神怀抱之中,愿意听我们的奉劝,做一些对绝大多数人好的事情,不做那些对绝大多数人坏的事情,这就是善。那些不愿意信奉父神的人,他们也不是恶。只有那些不仅不愿意信奉父神,还要诋毁父神,阻止我们让更多人做好事的人,这些才是恶。”

“如此一说,你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了吗?”

那辅祭前身行礼,盘腿坐下,若有所思。

罗西认为其实所谓善恶,说白了就是普世价值观某一方面的凸显。大家说都行善积德,什么是行善积德?对自己,对其他人来讲,所谓行善积德,首先要符合价值观中对于善的释义。那么谁来注释这个善的本义?不是你,也不是我,更不是什么神明,是普通人这个团体。在地球上古代的封建社会里,人们认为守贞殉情是善,改嫁是恶,那么让一个寡妇孤独无依的老死就是对的,改嫁就是十恶不赦的事情。寡妇敢偷偷摸摸找汉子,人们就敢把寡妇和汉子一起淹死,还会为此欢呼。

到了现代,人们倡导追求幸福,鼓励孤寡再婚,那么再婚就成了好事,人们都乐于去见到这样的好事。那些不愿意再婚的也没问题,毕竟时代在进步,人人都倡导独立自由,也由得他/她独身一人,也不是坏事。

善恶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善恶的本义一直在改变。今天可能是一件好事,明天可能就变成一件坏事。历史上无数人证明了这一点,在某些时代某些人做的事情被人们交口称赞,但是到了现代却成了人人喊打,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

善恶始终难分,终究只能遵循一点,那就是民意。大家都认为是善良的事情,肯定错不了,至少在某个阶段会被广为接受。

至于后来者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到时候自有评说,就与现在的人无关了。

第一个问题就问的如此之大,罗西也提起了精神,小心的对待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不过还好,不是每个人都有当哲学家的天赋,问的问题大多数也都较为平和简单。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