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严家父子(1/2)
夜色深重,当朝首辅严嵩的府邸里,灯火通明,却是把整座府邸照得白昼一般。
严嵩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使,于是严府每到晚上,所消耗的用于照明的蜡烛足以抵得上普通中人之家一年所用,不过严府上下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当的。
宽敞的书房里,躺在太师椅上的严嵩毫无当朝首辅的威严,就像是个最普通的邻家老头那般微阖着双眼,而他的儿子严世蕃则是站在一旁,一脸的满不在乎。
严世蕃身材短硕肥壮,不像严嵩那般高大,便连样貌也生得颇为喜庆,不过他瞎了一眼,剩下的那只眼睛总是眯得很小,可是一旦睁开,便仿佛有择人而噬的凶光。
“东楼,元质那里,总归是为父的义子,你们两个就不能消停一些么?”
严嵩缓缓开了口,对于自己这个儿子,他也是没太多办法,如今他能稳坐首辅之位,倒是多半靠了这个儿子的本事,论揣摩圣心,这满朝文武怕是没有一人比得上自己这个儿子。
这几年自己年事日高,精力不济,越来越多的事情都要仰仗这个儿子,不知不觉间这个儿子倒是比他这个老子更加威风几分。
“爹,赵文华如今已经是工部尚书,这番胡宗宪在东南立下如此大功,若还让他前往浙江督军,只怕日后会尾大不掉。”
严世蕃知道自家老父亲对于赵文华这个义子还是蛮喜欢的,这个赵文华确实拍的一手好马屁,而且说起孝敬来,也是远远胜过其他人,便是他这里,各种古玩字画精英,赵文华就送了不少。
不过这交情归交情,但是严世蕃一直认为该敲打的时候还是得敲打,如今朝廷上下都知道严党里面,能和他别苗头的也就是赵文华,可实际上赵文华不过是他们父子故意竖起来和他打对台的。
西苑里的那位虽说一心修道,不问政事,可若是严党上下铁板一块,只有一个声音,严世蕃估摸着锦衣卫便要请他去诏狱走一遭了。
“质夫不至于如此,当年若非为父抬举,他哪有今日。”
严嵩老了,自从夏严死后,他这些年在内隔里算得上是独相,无人能与他抗衡,到也不说是志得意满,但是赵文华跟了他这么多年,鞍前马后不知帮他做了多少事情,孝敬了许多金银财宝,而且身为他的义子一直都礼节周全,对他这个义父极其恭敬。
看到老父亲一直都念着赵文华的好处,严世蕃冷笑了起来,他笑起来的时候,皮笑肉不笑,明明是富态的讨喜长相,却偏偏有股瘆人的冷酷意味。
“爹,赵文华这个人心机深沉,他处心积虑讨您欢心,难道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富贵,他这些年送到府上的钱财不少,可他自己留得只怕更多。”
严世蕃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贪财好色,好色且不论,对于财富的贪婪,他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满足的时候,他手下蓄养的江湖人士不少,在这北京城里,除了锦衣卫之外,便数他消息最为灵通,对于赵文华的身家多少,他自然是清楚。
“东楼啊,为父如今已经位极人臣,我严家也是满门富贵,你说的为父又岂会不清楚,如今人人都说严党,可是这些所谓的严党,不过是依附我严家的一群小人罢了,你若是不让他们贪墨得些好处,又有谁会真心帮为父做事。”
严嵩叹息了一声,自己这个儿子聪明绝顶,但是却太过贪婪,为人又过于跋扈,赵文华这些年贪墨的钱财差不多有一半入了他们严府,尤其是巡视浙江的时候,更是为他搜罗了不少名人字画,可即便如此自己这个儿子还是不大满意,这就是过于贪婪了。
“为父如今年事已高,还有几年活头,为父如今盼的就是我严家日后不至于有倾覆之祸。”
看着才能远胜过自己,但是却偏偏瞎了一只眼的儿子,严嵩沉沉地叹了口气,两年前皇帝要给儿子加工部尚书的头衔,是他给推掉了,他很清楚这是皇帝的试探,他能做到首辅已经是严家的富贵到头了,难不成这大明朝还能出个父子皆首辅来。
莫说首辅,便是六部的尚书,自己这个儿子也是终生无望,大明朝的尚书怎么能是一个独眼龙呢,一直以来严嵩也都是在留意严党内部的人才,在他看来要保住严家的富贵,不至于在他死后严家便烟消云散,便要找好一个日后可以接过严党旗帜的继承人。
赵文华这个义子便是严嵩属意的人选,赵文华这个人有能力,行事手段也够狠辣,贪婪却懂得散财结交人才,严嵩本希望严世蕃这个儿子能和赵文华日后好好合作,日后赵文华坐上首辅之位,依旧是严家的依仗。
可是严嵩想不到的是,自己这个儿子却偏偏不太瞧得上赵文华,或者说这个天底下能被自己这个儿子瞧得起的也就寥寥两人而已,自己的想法终究是得不到儿子的配合。
“东楼啊,你当知道,一旦为父死后,若是无人可以挑起严党的大梁,我严家恐有倾覆之忧啊!”
严嵩颤颤巍巍地说道,自己的儿子向来自诩天下奇才,他也知道论聪明才智,这天底下确实没几个人能胜过自己这个儿子,可正是因为太聪明,自己这个儿子也养成了目无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