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如何利用汪直(2/2)
玩笑的。
“原本只有罗龙文这一张底牌,行事尚且有几分风险,若是能有汪直配合,那便是十拿九稳。”
徐渭心里面早就不知道想过多少回不同的计划细节,此时却是斩钉截铁地说道,别看眼下陆炳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和李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都在嘉兴,但真正能动用整个浙江的官府力量去行事的还是胡宗宪这个直浙总督还有赵文华这位奉了皇命提督浙江东南军务的右副都御史。
相比起赵文华,胡宗宪还是欠缺了几分狠辣和魄力,徐渭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一定要让胡宗宪坚定信念,不至于打了退堂鼓。
“只要汪直愿意配合,到时候我们只需要先把事情推到汪直身上,便可以拖延一段时间,等到这海上贸易的进项稳了,戚俞两位将军的新军练成,就可以直接动手了。”
徐渭沉声说道,在对付东南沿海缙绅的事情上,其实最关键的一环乃是银子,只要可以顺利地吃下东南沿海私通倭寇的那些缙绅和豪强的贸易份额,有了大把的银钱,他们自然可以养兵扩军,同时向嘉靖皇帝的内孥送钱,嘉靖皇帝自然会允许他们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听完徐渭所言,胡宗宪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思再度沉稳了下来,他亦是有决断之人,于是便朝徐渭道,“既然如此,你便立刻派人去俞虚江那里,让他派人护送毛海峰过来,另外也要辛苦文长你,准备跑一趟平户。”
既然要让汪直日后为他们遮掩,甚至于主动担下东南沿海缙绅们的怒火,胡宗宪自然不能指望蒋洲和陈可愿这两个门下幕僚就能让汪直放心,也只有让徐渭亲自跑一趟日本平户,估计才能让汪直相信他们的诚意。
“总宪言重了,都是为了东南太平,再说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大明,此去日本,倒是可以开开眼界。”
徐渭笑了起来,然后便先离开了,这嘉兴城里他也要做些准备,要取信汪直,首先便要取信那毛海峰,毕竟此人乃是汪直的义子,更是汪直的左膀右臂,汪直年纪大了,日后汪直的势力多半还是要落在此人手上。
……
“林先生在吗?”
嘉兴府衙里得了此等消息,徐渭又哪里会漏了林河这个重要人物,更别说被胡宗宪请去的李芳,听了那消息后头一个便是喊着让林河过来帮忙出出主意。
其实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未必是要听林河出主意,只是这段时间已经习惯了林河的存在,在他看来林河的本事可比胡宗宪沈科他们这些朝廷官员高得多。
那来林府传信的乃是徐渭手下心腹,几乎是和胡宗宪派的衙差前脚后脚到的,林河听了详细之后,自是立马赶去了府衙,这毛海峰奉了汪直命令把麻叶送来当投名状,虽然叫他有些意外,但他亦是和徐渭一样,立马意识到这乃是极好的机会。
对于汪直,林河没什么恶感,但也不会真把汪直当成什么好人,可是对于眼下的情况来说,汪直主动招安的心思,实在是可以好好的利用一番。
到了府衙的大堂时,一干闲杂人等都被清退了下去,便只有李芳、胡宗宪、沈科、赵文华和陆炳在,见到几人,林河连忙到,“李公,赵大人,在下来迟,还请见谅。”
“林先生客气了。”
李芳开口道,然后却是把事情说了一遍,朝着林河问道,“林先生,这汪直的事情,杂家不太明白,你说这汪直可是真能招安的吗?”
林河来之前,胡宗宪和赵文华提前请示了一番,把徐渭的主意说了一遍,得了赵文华的首肯后,自是把招安汪直的好处和李芳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分说了个清楚。
“李公,汪直此人,素来都有招安之心,他谋求开海,终究是为了赚钱,这开海的事情,李公想来也清楚,当年皇上也是动过心思的,只是最终被人反对,才没有开海。”
说起来嘉靖皇帝彻底沉迷修道前,倒还是有治理帝国的心思的,可是张璁这个唯他马首是瞻的首辅病死之后,嘉靖皇帝手上便再没了像张璁这样能彻底为他冲锋陷阵做事情的文官重臣,别看严嵩这十几年来势大,但还是要被嘉靖皇帝时不时敲打一番,便是因为严嵩虽然弄权,可是不少时候,严嵩的立场不会完全站在嘉靖皇帝一边。
“开海。”
李芳的眼神变得冷厉了一些,当年皇爷要开海的事情,他自然清楚,本来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可是被满朝官员寻了漫天的理由所阻,到最后更是搞了禁海的政策出来,现在想想却是被那些该死的混账东西给骗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