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云雾古镇(下)(1/2)
不得不说他家确实很大,一共两进院子固然是无甚装饰的木屋子,但是却十分的干净整洁完整没有灰尘满地的情况。
当然我们也不好真就一点都不客气,所以终极决定我和苏沐一间沈翼辰和徐子昂一间。也好多让他俩磨合磨合。
屋内。
“魔都……”我看着苏沐问道。
“找人盯着了,秦老板那里咱们派过往的援手也到了。”苏沐道。
“秦岚她可有说什么?”我淡淡问道。
“起初还是不批准,不过后来实在也是被逼的没办饭了,还是选择用咱们的人。”苏沐道。
“增员。”我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冷冷的道。
“是。”苏沐应道。
睡过午觉后,我和苏沐决定往村庄里转转,一是懂得地形,二是往采买一些还未备齐的东西。
村庄倒是和普通村庄大同小异。只不过,我总感到这个镇子里的人有些奇怪,却也说不出奇怪在什么处所。
我们两个走进了村中唯一的茶楼里。此时正值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在田里干农活的那些人此时都无一例外的在这里喝着两块钱一碗的凉茶。
茶楼里异常的吵闹,我和苏沐也和他们一样点了两碗凉茶,一碟点心,还有一碟子茴香豆,坐在那里听他们说话。
他们聊的无非是些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一直也没什么重点,百无聊赖中我和苏沐只好闷头吃喝。
凉茶是带着点苦味和药草味的,我并不怎么爱好,只喝了两口就不打算再喝了。反倒是对案上那碟茴香豆起了兴趣。
我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基础就没见过这种南国风味的蚕豆做法。
茴香豆的味道可以说是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由于价廉物美,经济实惠,逐步被城乡酒店作为四季常备的“过酒坯”;儿童、妇女也愿花点零钱一饱口福。因而茶馆、小摊也乐于这种小本经营,逐渐成为有浓郁乡土气味的风味特产。(摘自百度百科)
正在此时我听到了一旁那一桌子有人说道:“哎,这又快到清明节了,听老一辈人说不是每五十年就会有一批人被神仙困惑进进这桃花源吗?今年算起来也恰好到了吧。”
“可不是,上一次那个老李家的李月兰不就是五十年前被困惑往山里给神仙当了祭品的吗?”一个身穿玄色汗衫的人说道。
“哎,话不能乱说啊,那李月兰哪是当了祭品啊。那可是神仙抬爱让她往当宾客的啊。被神仙请往那得是多大的造化啊,自然是一并得道羽化了呗。那还要那副皮囊干啥。所以啊,她又不是逝世了而是羽化了。那羽化了又有啥可怜的。人家那可就从此衣食无忧了。”那个最开端说话的黑瘦汉子道。
“谁说不是呢。要我说啊,咱们呐,也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你看看那些电视里那些神仙,哪个不是锦衣玉食的。哪像咱们这些人啊,靠天吃饭。喝着这两块钱的凉茶还要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给这些神仙烧烧香,捐捐香油钱。说到底啊,还是咱们惨。”那个身穿玄色汗衫的汉子说道。
听到这里我倒是感到也没什么好问的了,于是就把最后一点东西吃完,然后和苏沐一起出往了。临走前还吩咐伙计给那一桌送几碟点心和茴香豆过往也算是对他们的报答。
后来我们又在这个村庄里转了一阵,也没什么新创造,于是就买了些轻易携带的干粮就走了。
不过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蓝本在我们出来时还挺热烈的街道上,此刻竟然连一个人都没有了。甚至连那些小摊贩也早早关了门。导致我们两人饶了很远的路才把东西买全。
晚饭是在堂屋里吃的。门大敞着,让晚上透着丝丝冷气的风吹进来。说实话,我们在北方呆久了,一时之间都有些不怎么习惯这里湿热的气象。就连祖籍是江浙一带的沈翼辰都有些不太习惯。不过,这里的菜肴似乎十分对他胃口,导致他几乎就疏忽了气象所带来的那些不满。对着碗里的菜大嚼特嚼起来。
我和苏沐下午本来就吃了些东西,所以现在并不怎么饿。又加上最近天天在研究桃花源记,导致我看到桌上的酱鸡完整没有胃口。就只是漫不经心的一勺一勺的舀着碗里的西湖牛肉羹。不过不得不说这人的手艺真的不错,这西湖牛肉羹做的可谓是香醇顺滑,一点都不腻味。
这顿饭很快就吃完了,席间我问这间屋子的主人知不知道李月兰是谁。可是他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说是不知道,但是看他的表情显然是知道,但是又不想告诉我们罢了。
我对他倒是产生了些猜忌,不过也不好明着讲出来,只能暗中提示苏沐他们对此人多加戒备。
于是我们一行人吃完饭后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许是中昼寝过午觉的关系吧,我并不怎么困。看着天气尚早便在床边打起坐来。
苏沐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我,看了一会,又从我带来的设备里找出一本道书。
考虑到别人都睡了,点灯轻易打搅到别人,于是,便借着那有些昏暗的烛光看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