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各家心事(1/2)

“令郎这次凯旋,前途不可限量啊。”谢远州满面笑容朝秦杨拱手打招呼。

早年,谢远州与秦杨乃同期进京赶考,一见如故煞有相见恨晚之势,一来二去两人竟为没谱的孩子定了娃娃亲,哪知谢远州进士及第点了探花,而秦杨则落榜,而且一连几年都未能得中,恰逢偶遇江氏,江氏见他长相俊朗,颇有书卷之气下嫁给当时一无是处的秦杨。后来秦晋出生,又长大有了功绩,圣上怜惜,这才给秦杨点了四品官。

而说两人年轻时许下的婚约,在谢远州及第,秦杨落榜之后就不再提起。秦晋出生后那时谢远州尚未娶妻,后来秦杨带着七岁的秦晋上门询问,却被谢远州给打发了出去,从此不再提起,两人在朝中相遇也只是点头之交,再也回不到过去。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秦晋长成大齐第一大将,被圣上钦点了护国大将军,自然水涨船高,一时风光无限。就连二品官谢远州也得巴巴地来凑热闹,只是凑了几年也都被秦杨挡了回去,如今儿女大了,他正好有了借口,与之攀上关系,于他来说好处却是很多。

秦杨为官不过六七年,虽然在家不敢与儿子对着干,在外却也学的圆滑了许多。这会儿瞧着曾经瞧不起自己的同僚过来打招呼,自然也不会落了下风。

“谢大人过奖了,犬子还太年轻还需要历练啊。”秦杨虽然说这谦虚的话,但是语气和神态里的自豪却掩饰不住。谢远州心中不屑于他的无能,面上却笑着说这夸赞的话。

秦杨目光打量低头站在谢远州身侧的谢知棉,赞许道:“令媛长的真是国色天香,在这京城中恐是无人能及啊。”

谢远州本来没多大底气,听秦杨夸赞知棉的话顿时眼睛一亮,不找痕迹的瞧了瞧不远处的秦晋,心里越发的满意,自己若是有这等贤婿,何愁谢家不兴盛啊。有了这层想法,谢远州和秦杨说起话来更加的殷勤,而秦杨则为有能给自己带来脸面的儿子暗自得意。

一时间,两个心怀各异的曾经好友竟然聊的很是投机。

这厢谢知棉虽则低着头安静的听着两位长辈说话,实则也偷偷地抬头去瞧秦家马车那里。

只见秦家马车旁,身材颀长、丰神俊朗的男子正侧头和一妇人低声说着什么,只一侧脸,就让谢知棉满脸通红,娇羞不已。再抬头,父亲正含笑瞧着她,见她害羞的低头,佯装恼怒,“爹爹~~”

“这下放心了?”两家分开后,谢远州含笑打趣谢知棉,心情也好了不少。因为就在刚才他稍微提了一下秦晋的婚事,这秦杨并未说出反驳的话来,反倒对自家女儿赞赏有加。

谢知航跟在父亲和姐姐身后听着父女俩的谈话,暗自撇嘴,心中却不以为意,在他的心里,秦晋是神一般的存在,那等男子怎会瞧上谢知棉这等狐媚女子。哼,真是不自量力。但是这也仅限于在心里想想了,他一向不受父亲待见,母亲又不管事事,他一个毛孩子哪里有说话的份。今日能够跟着来参加宫宴,已属难得,可不敢再奢求什么了。

谢知棉小步走在谢远州身后,抬头瞧向不远处扶着江氏的秦晋,只觉那周身的气势纵使皇子来了,也不能压下半分。若是能嫁给这等男子.....谢知棉的脸红透了,这样的男子京中贵女哪有不喜欢的,但愿爹爹能够成全她才好。

当今大齐民风开放,对男女之间虽也讲究男女有别,可当今圣上是开明之君,又早言此次宴会是为秦晋凯旋而设,所以设宴之时也都在一处。

说白了就是为了给年轻有为的秦将军相看媳妇而设。

一时间皇宫设宴的大殿一片花红柳绿,各家莺莺燕燕卯足了劲将自家好看的闺女都带了来,多了些姑娘家,这大殿中也明亮了许多,本该严肃的宴会也办的温馨欢快了起来。

谢知棉跟着父亲坐下,盈盈一抬头便见对面秦晋正扶着江氏坐下,而秦晋是一品大将,自然坐在武官首位,谢知棉所在位置则在文官第四位,谢知棉靠后坐着,靠着灯光的昏暗,饶是她抬头瞧着,别人也不觉查出什么。

秦晋扶着江氏坐下,就要去前面坐下,哪知江氏拉住他的衣袖。秦晋回头,瞧江氏皱着眉眼睛瞥了瞥对面,秦晋循着瞧去,只见斜对面的位置,一女子正定定的瞧着他,含羞带怯。

若说偷看秦晋,在坐的各个大臣所带的姑娘估计都会在暗处偷看,只是少有人这么大胆而热烈的看着他。虽然秦晋素有‘杀伐阎王’之称,倒不妨碍这些闺阁女子的崇拜。在她们眼里这样的男人是保家卫国,是有男人味的,是可靠的夫君人选。

一般来说瞧着他的清冷的目光,自然瞧了一眼后便后或害羞或害怕的低下头去。

然而还真有人敢这般瞧着他。

而谢远州旁边坐着的少年长相却很熟悉,江氏在宫外的时候没能认出,可秦晋却一眼就知道了。这姑娘长的分明和府中那个小可怜有着三分的相似,同样的眉眼,只是眼中多了些倔强而少了些胆怯。而府中那个知槿,却是多了清纯和可爱甚至眼中的怯意也是让人我见犹怜。

秦晋皱眉,低头问江氏:“母亲,那是谢家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