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秦文化节(上)(1/2)

一个月后,两位母亲回到了自己的家,却是现自己的丈夫纳了一个妾,而且把柳如是给吃了。

要说不吃醋那是假的,不过这一个月张弘斌一直都会抽空去医院陪伴她们。她们却因为坐月子的关系,不能够伺候他,以至于现了他又给自己添了一个姐妹,却也作不得。

只是张弘斌并不惧内,故而就算作也没什么效果,说不定会让他疏远自己。

一番撒娇赌气这种最低程度的抱怨那是在所难免,在这方面张弘斌也表现出了现代人对女性的尊重,许诺了不少好处,又是一番亲热之后,这才让两位家人破涕而笑。

只是不多时,几个女人的职务生了改变。

先是徐慧,她依然担任着后.宫主管,正经件什么的。

大秦的确是有所谓的议会,也有所谓的议长。但大秦依然只能算是一个军阀势力,张弘斌有着绝对的乾纲独断权。在这个基础上,就算是议会给出的决议,他也有权利全盘否定。大秦相关法律什么的,至今还没有完善,宪法也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所以张弘斌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没一两个秘书还真的忙不过来。

他也不是想设置宪法,他也不是不想真正做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君王。

但一则时代的局限性还没有得到解除,大家更习惯有一个君王在上面号令一切,还做不到民.主。至少,百姓的识字率不到1o%,这样的情况下选出来的几乎都是当地的的士绅,而他们直接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以及初级资本家的利益。在没有办法限制他们的行为之前,张弘斌不打算那么快进入宪政。

转眼,此刻已经是公元1634年的春季。

春耕已经开始进行,张弘斌等人要忙的时期同样也是多不胜数。有时候张弘斌也不由得调侃一下,说如今那么点地盘都有那么多事要去管,那么当领土继续扩张开来,岂非要活活累死他们了?

这话大家也是笑笑就算了,别的势力都习惯维持原有的行政模式,直至统一江山再慢慢处理。在这个过程之中,军事为要税费支出项,教育和卫生什么的被直接忽视掉。如此,需要处理的事情就少了许多。

张弘斌这边却是在步步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更改着旧有的行政模式和收税形势,甚至设置了新的行政机构。代价也很明显,先会受到抵触,需要慢慢调节妥协。其次是官员需要适应的过程,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最后是需要关注的地方多了,那事情自然也会多起来。

但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当大秦彻底习惯了这样的行政模式之后,而且作为例子让全天下人看到这种行政模式的好处之后,逐步推广起来就容易得多,最重要的是早期已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官员,以后占领了新地盘就可以派人去上任,如此能够最快的消化掉新打下的地盘,并最高效率的让这个地方的百姓认同自己。

百忙之中,却不想春香却是拿着几张稿子,快的闯入了办公室之中。

“怎么了?都那么大的人了,还那么莽撞。”张弘斌抬头看见进来的是她,温柔的笑着问到。

“最近通过专门的线人,在浙江拿到了这份报刊……当前先别纠结为什么江浙那边也办起了报刊,您还是看看这份报刊上面的这篇文章好了。”春香把手中的文件递了过去。

张弘斌看了看,只见上面自上而下写着一个标题:《华夏文明最匮乏之地》

一开始看这篇文章,还以为是写后金或者南方一些蛮荒之地什么的,谁知道看了开头两行……好吧,原来是大秦!

在这篇文章里面,把大秦描写成为一个文化尤其是华夏文明匮乏的蛮荒之地。在这里的百姓已经忘记了华夏的灿烂文明,只懂得追逐铜臭和战争。在这里完全没有诗词歌赋的土壤,没有任何诗会和文化交流,久而久之,这里的百姓就如同进入了夷狄之中的华夏,纵使体内还流淌着华夏血脉,但其实和夷狄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大概的意思已经明白了,无非就是腐儒们的羡慕嫉妒恨嘛!

两次科考,这样只懂得空谈不懂得办实事的腐儒都被清理出了大秦的官场,这批人眼看在大秦没有前途,索性靠着以前的关系回到了江浙等地。想着以前的辉煌,在想着如今的日子,心里不平衡了。

大秦讲究做实事,为百姓谋福利。尤其以军工立国,更别说大秦的主要税收便是来自商税。

这些腐儒没有看到大秦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也没有看到这里的农民那洋溢着幸福的脸庞。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思想在大秦没办法得到认可,看到的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学问在大秦只是选修科目。

所以一个两个就抱怨了,果断的黑大秦了,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何陵,你觉得这篇文章对我大秦有什么影响?”张弘斌看了看,把文章递给了何陵。

“以前的话,或许会觉得有点道理。但是如今我对这种空谈,却不认清现实,从不干实事的人多少有点鄙视。”何陵仔细看了一遍,随即笑着对张弘斌说道。

“诗词歌赋者,目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