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2/3)

的传说,现在看来留给他们的是光鲜的形象,而在国外过的未必很如意。

周敏好奇的是如果王莹在国外过的各种不舒心,怎么肖柔柔还想着要送她弟弟出国,这不是有有问题吗?“那你还打算送你弟弟出去吗?”

“怎么不送。”肖柔柔知道周敏的意思,“我妹妹都出国接受这种教育,没有道理男孩子不去吃这个苦。”

男孩子更加需要去接受这个教育,“我舅舅的产业会越发的大,小辉以后接受的胆子不会轻。给他一条便捷的路是可以,我舅舅也可以再干二十年可以,但是对小辉来说就真的好吗?”

“国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也许小辉通过在国外的学习,有他想要追寻的目标,未必就一定需要早早的接班。”肖柔柔知道王辉早早的说要出国留学,应该是想到很多。

“他留在国内。大家都会期待他毕业后去舅舅的厂里上班。他再如何创业,都没有办法避开大家把他们父子联系在一起。”当个富一代在这个年代相对的挺容易,但是要当个合格的富二代。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周敏觉得每次和肖柔柔谈话,都有新的认知,比如她打破了必须继承家业的想法,“如果你弟弟以后的生意也大。”这点不是恭维。一个在初中就想着靠自己赚钱,到现在花销都是自己赚的孩子。对金钱的渴望,以及对生意道道远比同龄人懂的多,相对的成功可能性也高,“他以后会回来继承你舅舅的产业吗?”

“会。”这点肖柔柔很是明确。“也许以后这些产业未必赚钱,但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同。”

印刷厂机械厂不光是王建国的心血,同样也是他们的心血所在。他们通过这个学会了很多,比如如何管理企业。这对他们以后管理更大的企业有了足够的经验。

“而且当个合格的老板不是事事都要亲自处理,有优秀的管理人员完全可以做好。”肖柔柔笑着指出解决的办法。

请人管理厂子,这个认知再次冲击到周敏,解放前虽然老板会请些掌柜啥的,可是很多事都是大权在握,而肖柔柔的意思是他们是只看结果,这可是很大的不同。

周敏不停的看着肖柔柔,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柔柔,我觉得你当个老师,读个师范专业有点浪费,你当初怎么就没有想过出国,学习管理类的专业。”

不要说肖柔柔那个时候没有机会出国,她是有机会的,只是她没有想出去而已。

出国读管理专业?周敏问题的跨度不是一般的大,这个话题再次改变,让肖柔柔有点hold不住,“我没有想过出国读管理专业,第一段时间没有兴趣再进修这些,第二现在是开创事业最好的机会,有些时候机会消失就消失了,你再进入,也许就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赚钱,人家吃肉,我只能喝汤,或者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

喝汤机会都没有,这个肖柔柔当然是不乐意干,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国外的管理专业,更多的是根据国外的情况进行,而这些想要搬到国内来执行,水土不服,社会就是一个大学,我可以慢慢摸索。”

肖柔柔对那些啥mba之类的文凭没有啥想法,也许以后会想着去混张国内的这种文凭,但更多的是多认识人脉,有时候人脉才是最关键的一点。

“你啊,想法挺多,一个有想法的人,一个有清晰目标的人,会想的更深远,对了,你暑假打算去米国。”周敏想起之前学校领导交付的事情。

这个不是和她提过吗?怎么这次还要再问一遍,肖柔柔有点不能理解,“是啊。”

“手续办的如何了。”周敏也是挺不好意思。

肖柔柔可不会傻兮兮的以为周敏是想着帮她去跑手续,而且他们去办手续比较容易,“我们有米国那边公司发来的邀请函,然后我们这里有国内厂子的担保。”

更主要的是他们在国内的资产让大使馆知道他们没有必要偷渡,他们一个个的在国内都是有身家的人,有这些证明,大使馆有啥不同意的,“基本上手续已经办的七七八八。”

周敏没有想到竟然办的那么容易,要知道公派出国的那些留学生,想要弄个签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怎么在肖柔柔的嘴巴里,这些都是超级容易的事。

仔细问了下肖柔柔他们是如何去办理手续,以及提供的资料之后,她惊呆了,“啥,你们竟然还把生意折腾到米国去了?”

一直以为肖柔柔就在国内折腾着如何赚钱,没有想到人家早早的就把生意做到米国去,如果传出去的话,不知道要震撼多少人,当然更多的人会跳出来说肖柔柔是如何的不务正业,“听你的意思,你有出口权,是外贸企业,怎么就没有听说。”

“法人代表不是我。”肖柔柔当然不会把这事弄的路人皆知,“我们也没有想到松子出口生意会做的那么大。”

“当时我就想着赚点我弟弟妹妹他们在米国读书的费用而已,没有想到楚学长他们厉害。”肖柔柔很想说楚琛他们在米国也是挺拼的,“而且也省的宁宁他们在米国洗盘子。”

周敏看着一脸我也不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