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洛阳受封(1/2)
“宣文武百官上朝!”一个年老的太监用尖锐的声音喊道。
众官员赶紧依次列队,刘辰则跟在曹操身后。
来到大殿门前,就见一将侧立,身高八尺,目光灼灼,身穿玄甲,手中按剑,极为雄健,年龄三十余岁,只是面上无须。
“此人就是禁宫统领蹇硕!”曹操在刘辰耳边小声道。
“原来此人就是蹇硕,和影视中有很大的不同!”刘辰微微吃惊,眼前的蹇硕,身材高大,虎背熊腰,一看就是勇武之人。
想想也是,如果没有本事,哪能当得起这禁卫统领一职,不过由此可以推断汉灵帝对宦官是如何宠幸,居然让一个太监任如此要职。
蹇硕也注意到刘辰,其实想不注意都难,因为刘辰最高,鹤立鸡群一般。
刘辰对蹇硕微笑示意,然而后者却鄙夷的看了他一眼,很是不屑。
“我去!”刘辰暗骂一句,心道一个没把的太监,有什么可狂傲的。
身边的曹操早已习惯,拉了刘辰一下,跟随百官脱鞋。
进屋脱鞋,这是汉代的礼仪,也是为了方便,因为此时没有桌椅,一般要跪坐,更别说这是皇宫大院了。
刘辰随着人流来到宽敞明亮的殿内,脚下是打磨如镜的金砖,名字虽是金砖,其实就是制作精美的青砖。
殿内两侧摆有坐席,汉代官员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他们可以坐着和皇上议事。殿内最里面,端坐中央,头戴玉制十二冕旒,身穿绣有日月星辰和汉龙玄赤冕服的青年,虽然脸色有些苍白,却气度雍容,高贵不凡,极具威仪,不用说,这就是汉灵帝刘宏了。
在刘宏身边,环立着十位太监,正是人人都恨之入骨的十程,其中,张让和赵忠侍立在左右。
“臣等拜见陛下!”
众大臣弯腰下拜,汉代不崇尚跪礼,即使朝见皇上也是揖手礼而已。
“众爱卿平身!”
大臣们直起身,然后分列两旁,按照次序找到自己的席位,跪坐下来,诺大的殿内只事皇甫嵩曹操傅燮刘辰等人。
刘宏在几人身上扫视,当看到刘辰时稍稍惊异,不住点头。
“皇甫嵩上前听封!”
关于皇甫嵩的封赏早已拟定好,只需要颁布即可。
皇甫嵩赶紧上前下拜,内心激荡。
“皇甫嵩缴贼有功,不负朕望,击破黄贼贼首,功在社稷,今特加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为槐里侯,享槐里,美阳二县八千户食邑!”
汉灵帝话落,即使是稳如皇甫嵩也是激动的热泪盈眶,这几个头衔每一个都是官位极重,更何况是集中在一起。
左车骑将军,官二品,掌金印,地位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可比三公,州牧,意思就是放牧一州,管理冀州百姓,这可不是刺史可以比拟,州牧权利更大,军政大权完全集于一身。槐里侯,可是县侯,更是食邑八千户,就是享受这八千户的税收。仅次于最高的万户侯,要知道整个东西两汉加在一起的万户侯也是屈指可数,如此荣耀集于一身,世上何人不受其打动。
周围百官虽然早知道结果,听到正式封赏后仍有些羡慕,有的更是嫉妒,神情各异。
“谢陛下隆恩!”皇甫嵩激动万分,下拜领旨,这下终于可以光宗耀祖了。
汉灵帝轻轻颔首,说实话,他本不想给皇甫嵩如此大的官职,完全是因为两天前和群臣讨论时被朝中几方势力聒噪的头疼,暗道这些待在京师只知道享福的家伙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所以,为了刺激这些大臣们,特意将封赏提高了两个等级,彻底镇住了所有人。
“这是你应得的,过几天就去冀州上任,可有要求?”
冀州是黄巾起义的爆发地,主力虽然剿灭,仍有不少余孽,为了避免复发,需要一位威望足够之人镇守,而皇甫嵩接连击败黄巾军,杀张角三兄弟,还筑京观两座,有威望,有能力,更有威慑力,是不二人选。
皇甫嵩早有准备,开口说道:“臣确有事请求!”
“说。”
“陛下,黄巾祸乱始于冀州,也是最为严重的地区,百姓流离失所,朝不宝,臣恳请赦免冀州一年田税,稳定民心,如此百姓必会感谢陛下隆恩,不会再受鼓动。”
刘宏一愣,要免一州税收,这可是几百年来头一次。
这时,一人起身,“臣有话说。”
“原来是大司农,请讲!”
大司农乃是管理国家财政的官职,还管辖盐铁专营业务,可以说是大汉的钱袋子,如此人物的话刘宏可不敢不听。
刘辰经过和曹操的请教,知道这位大司农名叫张温,也是一个熟悉的人物,此人文武双全,能力不在皇甫嵩之下,历史上曾破韩遂,边章叛乱,出任三公,后被董卓忌惮,被诬陷杀死,极为可惜。
“臣认为可行,黄巾祸乱还为完全平息,天下人心浮动,陛下必须安抚,不光要赦免一州田税,还要大赦天下,恩泽广布,必定民心所向,江山稳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