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师兄弟(1/2)
其实内地有自己的武术指导。>
像《少林寺》的武指就有四个:马贤达、潘清福、王常凯和于海,都是正儿八经的武术家。>
他们的兴趣在武术,除了于海之外,其余跟影视圈交集不大。反倒是里面的大反派于承惠,跟影视剧结下了深厚缘分。>
这些人的风格非常写实,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脱胎于武术套路。扎实,稳,但缺乏灵性和观赏性。>
后来又有,孙建魁——《太极张三丰》里的大太监;熊欣欣——鬼脚七;赵箭——《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里的赵天霸等人。>
都是内地出身,又都去了香港深造,跟着刘家班、袁家班等学艺。>
真正土生土长的,要数很多年后突然冒出来的徐浩峰,他完全是自己的东西,一点港味没有,且在功夫片日落西山的环境下,硬生生开辟出一条新路。>
李沐说要招一个人,专门研究这行,虽未实施,却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许非离开办公室后,趁着还有半天时间,索性先去划拉划拉。>
他骑车到了地安门附近,找到一家占地不小的学校,外面挂着牌子“京城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
这是个神奇的地方,相当于中专的资质,居然能培养出那么多牛人,连国际丹和吴彦祖都专程跑回来进修。>
许非掏出万能的工作证,很快受到了一位领导的热情接待。>
自李连杰爆红后,校方做梦都想再出一个大明星,可惜当明星这回事,不仅要看功夫,更要看脸,看气质。>
李连杰褪去青涩之后,套上古装往那儿一站,就是宗师气度。>
“小许同志,你能来我们非常高兴啊。艺术中心近年可是部部出精品,人人称赞,这是准备拍武侠剧了?”>
“有些想法,今天先过来看看。”>
“哦,明白明白。”>
也不知道他明白啥,领着进到一间办公室,吩咐一个教练去喊人。>
不多时,教练领进来三个人,两个年龄稍大,一个很小,唇红齿白,可爱稚嫩。>
“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介绍……”>
领导十分积极,介绍完前两个,最后一个更跟献宝似的,“这孩子才13岁,学了七年,已经是全国冠军了,拳、枪、刀样样精通,你看看!”>
“哟,怎么还是个小姑娘啊?”许老师又当恶人。>
“你才小姑娘呢,我有把儿的!”小孩顶了一句。>
“怎么跟人说话呢,快赔礼道歉!”>
领导呵斥,却毫无责怪之意,笑道:“他叫吴经,生的好,经常被人看成女孩子。不过可别小瞧啊,功夫可是实打实的。”>
“……”>
许非上下打量,尤其看他的左手大拇指,果然缺了一截。>
遂感叹,吴经的硬汉形象大概是娱乐圈最保真的人设了,而且不是长大了才硬,从小就硬。>
他六岁的时候,在雪地里玩板车,不小心被切了一截大拇指。后来父亲送他进体校,教练十分不看好,因为少半截指头,耍兵器肯定缺乏力道。>
刚开始不爱学,觉得枯燥,结果逃学回家时,被父亲一掌打飞——家里世代习武。>
于是又回去上学,刻苦训练,八岁开始拿各种冠军,12岁随首都武术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吃的都是冠军灶,饮料酸奶,八菜一汤,一千块钱工资,学校独一份。>
“好,好!”>
许非一副首长拍小鬼的德性,拍了拍吴经肩膀,“是颗好苗子。不过我想找个年龄大些的,不仅仅能拍戏,将来还要往动作设计方面培养。”>
“动作设计?哦……”>
领导瞬间熄火,开玩笑呢,我宝贝疙瘩给你当武指?>
不过他也想了想,道:“我们校内没有合适的,毕业的倒有几个,都进首都武术队了,要不你去那儿瞧瞧?”>
“嗯,也行,麻烦您给说一声。”>
又简单聊了聊,许非起身告辞,留了张名片。>
……>
首都武术队,办公室。>
许非眼前正坐着个人,浓眉大眼,皮肤黝黑,很憨厚的那种帅,却又意外透着几分凌厉。>
寇战文,李连杰的师弟,吴经的师兄,演技出色,碍于形象一直没有大红。最出名的角色,应该是《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后羿。>
他已经拍过两部电影,倒是不紧张,只是好奇对方的来意。>
许非也不意外,因为真没合适的,鬼脚七已经跟着刘家班混了,赵箭应该还在豫剧团,赵文卓、张晋什么的还太小……>
“是这样,我们中心打算跟香港搞一番交流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