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朋友圈(2/3)
,挥了下手,服务员把台上的灯打亮,道:“首先谢谢大家能来,我记着当时剧组一百多人,今天来了六十二个。>
很不容易,时隔五年亲人还会生分呢,何况朋友?>
我为什么搞这个聚会呢?因为去年我去看湘云,感慨良多,说这话心态有点老,但确实是我真实感受。>
《红楼梦》结束之后,我们散到天南海北。如今各有各的事业,侯哥孩子都五岁了。>
说真的,当初再怎么好,随着生活的压力,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也就淡了。>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朋友,但我忽然觉得人这一辈子,有个年轻时就交好的朋友特别不容易。>
当时我们都小,二十来岁,从各地灰头土脸的跑到京城,先关了半年,又拍了两年戏,四舍五入等于上了个大学啊!”>
“哈哈哈!”>
底下哄笑。>
“那是我们最理想,最单纯,最没负担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好好珍惜,为友情为岁月,为青春为自己……”>
“哗哗哗!”>
大家都在鼓掌,有几个还揉揉眼睛。>
不是没人说:许非富了,显呗装装逼。>
可刚才这番话无比真诚,那段时光确实无忧无虑,如今生活难了,人心杂了,各有各的不顺。虽仅隔五年,却有怀念青春之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天王导和任主任也在,请他们讲两句。”>
“哗哗哗!”>
王扶林上台,开口道:“我们正筹备《三国演义》,今天是抽空过来。怎么说呢……”>
他顿了顿,道:“当年《红楼梦》批评声一片,我们都抱着一种内疚,觉得辜负了大家的努力。>
此后几年也没敢提,我以为这件事就从我脑海中剔除了。可小许张罗聚会,今天见了你们,有老样子的,有变了的,晴雯我都快认不出了,那个头型。>
我发现《红楼梦》一直在我脑袋里边,萦绕不去。所以感谢小许促成这次机会,让我也非常欣慰,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好……”>
王扶林说的很短,下来后,邓洁几个好事的又上去逼逼,场子搞的火热。>
他和任大惠就那么看着,不时对视一眼。>
同样拍四大名着,俩人对《三国演义》就不怎么真情实感。因为是总负责人,不用深入前线,而且钱多。>
可红楼倾注了多少心血?面对了多少困难?这可是亲闺女。>
……>
大家闹了一下午,谈笑尽欢。>
许非喝的有点多,上厕所回来偶然一瞥,发现张国利躲在走廊角落抽烟。>
“老张!”>
“哎,许老师!”>
张国利把烟掐掉,标志性的憨笑,“屋里太闷,出来透透气。”>
“吃饱了么?”>
“饱饱,感谢盛情招待。”>
“客气,你最近怎么样,一直也没联系,听说去了趟南极?”>
“哦,那都几年前的事儿了,最近也拍戏。”>
张国利挠挠脑壳,在一个岁数小却远被自己成功的人跟前,尤为不自信。>
许非也不深问,笑道:“我们正拍一部《编辑部的故事》,不嫌弃来帮帮忙,就是胡同那种客串。”>
“哦,行,我一定去。”>
邓洁给他介绍,他有自尊心,邓洁的朋友介绍却没事,说起来有点自欺欺人。>
许非回到大厅,部分人已经先走了,剩下一些还在叙旧。他扫了一圈,见周领独坐,扶着额头不太舒服的样子。>
“您没事吧?”>
“哦,没事没事,今天谢谢款待。”>
周领转过头,面色通红,酒气浓烈。>
他曾经为了做节目去深城,采访王石头,交情不浅。后来万科股份改制,他介绍张俪购买。>
小俪买了两千股,赚了一万四,小旭拿着这钱开工作室,如今越做越大……效应堪比丘处机路过牛家村。>
“您没少喝啊?我记着以前一杯就倒,练出来了。”>
“今天高兴,也烦。”>
“怎么回事?不介意就跟我说说。”>
“……”>
周领瞧了瞧对方,叹道:“唉,红学界闹的厉害,两派又吵起来了。以前也吵,但都控制在学术范围内,这次居然不死不休,其中龌蹉……”>
他摇摇头,不愿多讲。>
其实就是周、冯两派相斗,搞的老死不相往来。最后周退出红楼梦学刊,学刊成了冯派阵地。此事影响,一直波及到了后来的刘心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