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还不是为了赚钱(1/2)
次日。>
王胖子下来吃早饭。>
黄百鸣招呼坐一桌,问:“睡得怎么样?”>
“还好啊,环境的。”>
“当然了,这里接待过布什、基辛格的。撒切尔当年也是巴拉巴拉……”>
“嗯嗯。”>
王胖子点头,只顾吃,吃了会才问:“今天多少人出席?”>
“各位老板、导演,四十多位。”>
“没艺人么?”>
“梁咏琪啊,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嘛。”>
王胖子继续点头,继续吃。>
这种场合本就是大佬的场合,那有人问:搞那么多明星来作甚?>
凑人头,壮声势,跟在大佬后面喊666啊!>
吃完早饭,约莫9点钟,聚集在贵宾楼的一间会议厅。>
前面一排桌子,底下张桌子,除了发言的几个,另有尔冬升、文隽、老杜、韦家辉等人。>
艺人代表igi,标志性的短发,高挑迷人,正值巅峰。>
她也是一代玉女掌门人,当年爆出“双琪夺面”事件,跟邵美琪一块争抢伊面。另有跟杨老板的八卦。>
没错,又是杨老板,“蛋糕事件”。>
等了一小会,几个部门的领导入场。毕竟是演艺圈,还是以广电为主,赵领导热情洋溢的致欢迎词。>
一个个正襟危坐,西装革履,随后开始发言。>
访京团团长马逢国第一个:“有关方面对香港电影表现出了如此高姿态、高规格的接待,我们非常感谢。>
之前一直在谈如何进一步开放,但都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专业人士参与,这次终于有机会落实,希望在细节上有所突破。”>
他言语不多,明显把时间留给别人。>
第二个龙五哥。>
“这次北上对话团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希望能收到很好的成效。>
以前我们只是各自分散地表达意见,这次能够和管理人一起座谈,给我们以集中表达意见的机会,我觉得很欣慰。”>
代表都操着一口生硬的普通话,听起来非常难受,自己也晓得,语速比较慢。>
用词也颇具特色,不是“领导”,叫“管理人”。>
“明年1月1日起,香港电影就能不受数量限制的进入内地,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们尊重内地在影视制作方面的管理惯例,而我们在电影发行方面的经验也非常丰富。>
所以我想提出一点建议:>
希望能够向香港公司开放发行资质,让香港的制作公司可以参与到自己影片的发行中。>
一来可以给内地同行提供更多的经验,二来投资方对回收成本也更有信心保障。”>
直奔主题,一针见血。>
要发行权!>
实际到后世,国家也没开发行权这个口子,无论对港台还是对好莱坞。发行一旦开放,就代表将自己的阵地拱手让人,引狼入室。>
yishi形态之争,兹事体大!>
龙五哥讲了一大堆,台上领导没表态,而是请下一位。>
下一位是老宋。>
“首先我赞同向先生关于发行权的提议,像《无间道》就是两地上映时间不一样,给盗版制造了机会,至今无缘引进,我深感痛心。>
我再具体一些,是否可以允许合资?就是香港与内地共同成立发行公司?>
同时,我也希望港片能尽快享受到与内地片相等的待遇。>
我实话实说了,分账太少了,我们没得赚。内地审查又严格,港片想进来,肯定要多番删改。>
久而久之,我不觉得能给港片带来繁荣,反倒会更加衰退。”>
这是许老师教的话,毕竟老宋的立场是站在那边的。>
果然,其余人向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不愧救世主!>
跟着邹文怀讲了院线,黄百鸣讲税金。>
“港片引进内地后,相关税金几乎达到总发行回收成本的三分之一,投资方几乎无利可图。>
能否在税金上,给予港片豁免?”>
这个台上领导立即回应:>
“您的建议我们非常重视,将尽快向国家税务部门反映,希望能予以考虑。”>
考虑的后果,当然是没考虑。>
最后王胖子。>
他作为导演代表,道:“我最关心的是审查制度。我们希望能尽快推行电影分级制,这样有利于制作和投资方投资……”>
“……”>
赵领导极认真的在听,手上不停记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