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之章2(2/3)
演马楚成。>
就拍《星愿》《东京攻略》那个。>
水准平庸,剪辑凌乱,披着木兰皮的狗血爱情片。>
后来网大兴起,又有过几部烂片,然后就是刘天仙的口碑崩塌之作,号称2亿美元投资的那个斗气美少女。>
说实话这种题材还得国内拍,可惜一直抓不住精髓,不特么谈恋爱就能死!能死!能死!>
木兰替父从军,为尽孝。>
上阵杀敌,为尽忠。>
后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已然表现了木兰的成长、能力、品性,以及解甲归田,恢复女儿身的那种有无限发挥空间的韵味。>
其实《木兰辞》本身就非常好,瞎杰宝加戏。>
有个小片子倒真不错,《演员请就位2》里倪虹洁版的《花木兰》,尤其结尾月亮出来的时候……>
许非没怎么参与,只指点了一下剧本,一定不要搞成爱情片!>
进了帐篷,张国师在里面吃饭。>
“张导,我们来打扰您了。”>
“没事没事,我这边完全可以!”>
张国师赶紧起身,握了握手:“我一空下来脑子里就在想方案,你们要不累,咱们马上开个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头一次来片场很好奇,但不是参观的时候,当即坐了一圈。>
目前既定的节目,包括最开始的欢迎仪式、倒计时、烟火秀、五环展示、升旗仪式,这些不用想,肯定要有的。>
那正式环节,现在只定了一个‘和’思想表演,一个丝绸之路表演。>
跟当年亚运会一样,也是一个节目一个编导组。然后张继钢负责上半场的古典中国部分,陈维亚负责下半场的现代部分。>
张国师统筹全局。>
“大脚印这个创意特别好,08年是第29届,弄29个大脚印,顺着京城中轴线走过来,最后落到鸟巢。>
既体现奥运,又能体现我们申奥的辛苦历程。>
这个要没意见,我们就定了?”>
张国师询问,大部分人点头,蔡国强道:“这个用烟火可以做,但我怕不好拍。”>
“对,你得用直升机才行,各个视角都得展现,还要考虑航空管制的问题。”张继钢道。>
“先试一遍吧,我去安排,老蔡你做好准备。”>
许非开口,蔡国强点头,这个节目就不再提了。>
跟着,张国师问一个编导组组长:“你电话里说什么黑板揭膜,我没听明白,怎么个意思?”>
“就是有天我擦黑板,发现擦不掉,一看是膜没揭。揭膜的时候,我脑袋激灵一下子,您看这样行不行?>
咱们把五环弄的跟地毯一样,先在地上铺着……”>
“啪!”>
张国师一拍巴掌,懂了:“再从地上揭起来,这个好啊!”>
他顿了顿,道:“还能跟大脚印衔接,最后一个大脚印在鸟巢上空,化作繁星点点,汇聚到地上形成五环。”>
“嗯,这个不错!”>
“可以可以!”>
气氛瞬间热烈,无一反对,顺着思路展开讨论。>
“如果全场大亮,弄蓝、黄、黑、绿、红五个环升起来,那就土了。奥组委没要求必须展示颜色,咱们得考虑视觉效果。”>
“那就把灯关了,五环亮着!”>
“怎么亮,装灯泡啊?”>
“灯泡叫什么高科技,啊!”>
2000年,就应用于室内照明了,但没有大规模普及。>
“可以,我去安排。”某人道。>
“你又安排了?”张国师笑道。>
“还是那句话,你们尽管想,想出来成与不成,咱们先试一遍。”>
许老师道:“而且说起高科技,我也有个想法,大脚印化作星光落下来时,能不能跟无人机表演结合?”>
“无人机?”>
众人面面相觑,这就更不熟了。>
“大概这个意思。”>
许非起身,在黑板上画了几张效果图:“初步想法,能否实现我还得跟进一下。”>
历史上五环升起来时,找了二十多个女演员,身上戴着灯,乌漆嘛黑的飞来飞去。>
当然很漂亮了,但他想试试不同的做法。>
有许老师督促,进程不知不觉快了很多。张国师现在还没运用“画轴”,而是想到了“纸”。>
他觉得纸是中华文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