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9章:郭家李家有渊源(1/2)
第0209章:郭家李家有渊源
乘坐电梯来到了十六楼,找到了滨江的1602户,郭冲闪身站在了后面,郭冲妈上前摁响了门铃。
“谁呀?”里面传出了问话,声音不大,看样子,没有准备开门的样子。
“我,凤梅!”郭冲妈朗声答道。
咚咚咚,里面传来了脚步声,由远及近,来到了门口,但是,屋门没有立刻打开,很明显,夜间的李明环警惕心还是挺高的!她没有贸然开门,而是透过猫眼仔细看了看,确认了门口站着的是郭凤梅,这才打开了屋门。
“凤梅?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见到郭凤梅,没有看到她后面站着的郭冲,李明环笑道。
当郭凤梅进屋后,郭冲也跟着走了进去,这时,李明环立刻明白了母子俩夜晚来此的意图,顿时脸色大变,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冷冷地望着郭冲,心想,他们俩肯定是为了名仕置业的那笔贷款来的。
虽然自己很反感,但是,由郭凤梅跟着,李明环也不好说。毕竟,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人家李明环家对自己有恩。李明环只好礼节性地让他们母子俩坐在沙发上,自己则忙着给他们倒水沏茶。
“明环,你坐下吧,不要忙活了,我们俩不喝也不饿!想来跟你说几句话,马上就走了!”郭凤梅谦谦地笑了,劝阻道。
“哪能呀,你这么大老远过来,我岂能让你喝口水都没有?”李明环执意泡了一壶茶,拿了三只茶杯,一人一只,放好。倒了茶水,这才优雅地坐在了郭冲母子俩的对面沙发上。
“明环呀,是这样的!今个儿,我在屋里收拾衣物,把冬天的厚衣物拿出来晾晒,准备过冬了穿。结果,你猜,我看到了啥?”郭凤梅故作神秘地说道。
“看到了啥?”李明环好奇地问道。
“这个!”郭凤梅翻开挎包,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红色硬皮塑料皮日记本,在李明环的眼前晃了晃。
“哎呀!这不是我小时候送给你的笔记本吗?你一直保存着!”李明环吃惊地拿了过来,随手翻开了看。
那泛黄的纸张,洇泽的蓝色钢笔字,还有那密密麻麻写了日期星期和天气情况的一段段文字,无不充满了熟悉的回忆。一下子把李明环拉回到那个青春苦涩的岁月。
郭凤梅跟李明环年纪相仿,两个人都是生活在冶州城西南的老城墙拐角处的老胡同里。
那时候,两个家庭都很清苦,日子过得很艰难。郭凤梅家要比李明环家情况稍好一些,所以,李明环从小没少到郭凤梅家吃饭。年少无知的她,总是拿了自己家的窝窝头或者玉米面饼子,去跟郭凤梅的母亲换了吃。
郭凤梅的母亲对此总是毫不介意,反而笑盈盈的说,“明环呀,你这么喜欢在我们家吃饭,干脆就住进我家,给我当干闺女好了!”
“好呀!我就算你们家的人,跟凤梅姐一块睡觉,一块吃饭,一块学习。长大了我也经常回来看望你们,把你们当做我的亲人。”那时的李明环嘴巴就特别甜,眼皮子特别活络,为了能够吃到一口好饭菜,竟然要委身将自己送给了郭家。
当然了,这是玩笑话,凤梅妈是逗她玩儿的,李明环也是逢场作戏,大家都没有当回事儿!
可是大家要问了,在那个全国上下普遍缺吃少喝的年代,凤梅妈为何能够一直这么慷慨无私地对待幼年的李明环。这还要从郭家与李家的关系说起!
如果我告大家,郭凤梅是郭旺财的孙女,郭津的重孙女,也许大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看过前面两本书的读者朋友们,一定都知道郭津和郭旺财父子俩。为了读者朋友们能够理清他们的关系,更好的理解,我就简单说一下吧!
这个郭津,在解放前,绝对是冶州城数一数二的大商人!人聪明透顶,生意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在冶州城的西南部,拥有冶州城最大的面业公司,生产面粉,挂面和馒头等面制品。甚至比卢金巧的父亲卢东柳的东柳商行还要大得多。当时的冶州城,几乎没有人没有吃过郭家的面制品。
可是,在抗战时期,老奸巨猾的郭津为了能够在日占冶州时期,顺利开展自己的业务,投敌卖国,当了冶州商会会长,替日伪军提供粮饷等物质,干下了许多民怨沸腾罪行滔天的坏事儿。郭津的小儿子郭鸿志也成了冶州维持会的教育局长,专门负责推行日寇的奴化教育。大儿子郭旺财对父亲和弟弟的汉奸行径,还是反感的!可是,当白天雷和刘铁带领军民重新夺回了冶州城,正法了郭津和郭鸿志两个大汉奸的时候,没收了郭家的产业,这还是引起了郭旺财的极度不满,最终反叛投敌。
随后,郭家的面业公司和卢东柳的东柳商行合并成立了冶州面制品加工厂,成为了国营企业。郭家自此也就彻底地消失在冶州人民的视野中。
郭鸿志没有留下子嗣,而郭旺财是长子,早早的结婚,留下了一大一小两个女儿!郭凤梅是他的大女儿的女儿!
郭鸿志死后,他的老婆便带着两个女儿艰难度日,过着人人唾弃的生活。这种生活,很煎熬,人的精神很容易垮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