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8章:流连忘返是雄起(1/2)

第0318章:流连忘返是雄起

走在出厂的路上,刘亚晓的耳畔依然回响着时贤那自信满满的话语,今天的星龙仅仅实现了传统家具到现代家具的转型,下一步,星龙公司还要逐步由批量家具生产转向个性家具和家装定制发展。

刘亚晓听了很激动,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村属企业竟然有如此高的战略眼光,有如此大的魄力和决心。

离开了星龙公司,一行三人沿着冶天公路继续前行,不多远便来到了竹之韵公司。

两家公司都是河庄最早的公司之一,他们的前身分别是河庄木器厂和河庄竹器厂,经历了九十年代初政企分离和九十年代末市场化两次体制改革后,都有了质的变化。不信,我们接着来看看今天的竹之韵公司如何了!

三个人吃惊地看到,竹之韵公司的规模远超星龙公司。仅仅从占地规模上来看,竹之韵公司基本就是星龙公司的两三倍。

整个竹之韵公司,呈现出“凹”型设计,也就是公司总部位于两个生产厂之间,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而西侧的工厂主要是楠竹加工,制片制丝,烙花美工生产;而东侧的工厂主要是竹丝编织和竹板穿孔编织车间,最终加工成品,并进一步对凉席的边缘进行包装和装饰。东西两个工厂可以通过竹之韵公司后面的狭长工业走廊,来进行流水作业,避免了两个车间隔着公司总部来回周转的不便。

白相生带领着刘亚晓和丁欣直接走进了竹之韵公司的总部大院中,刚好见到了正在给两个生产经理强调安全生产的总经理甘超。

白相生为她们双方进行介绍后,特意对甘超说,“甘总,你给刘经理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情况吧!”

甘超看了看两个来客,都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知道,白相生带她们前来,一定是有着什么背景,随认真思考了一番,认真说道,“两位不像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倒像是从冶州城大公司走出来的职员,一看都是气质不凡!我就应白主任的要求,给你们介绍一下竹之韵公司吧!

“我们竹之韵公司的前身,是河庄村成立最早的手工业合作社,先后经过了数次的大的改革和提升,逐渐发展为河庄竹编社、河庄竹器厂、河庄竹制品工艺厂、直至今天的竹之韵公司。公司的产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竹筐竹背笼竹粪斗的纯手工生产,逐渐发展为机器制丝手工编织的竹藤椅竹菜篮和竹床,走上了半自动化的道路。

“八十年代末河庄企业第一次改制后,我们公司开始逐渐抛弃了原有的藤椅、菜篮和竹床生产,转向生产竹凉席的生产,随后又上马了麻将席的生产,正式确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

“九十年代末河庄企业的第二次改制后,我们公司开始适应市场需求,逐渐由批量生产转向精细化加工的道路,不仅对竹凉席的冰丝席和麻将席进行精细加工,烙花工艺处理,还对竹凉席的市场用途进行了精细化分类,生产出来了床垫系列、沙发垫系列和汽车坐垫系列。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业绩。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将冶州烙花工艺在竹制品上发扬光大,生产出纯粹的烙花工艺品。如笔筒、竹筷、竹扇等旅游纪念品,专供河庄旅游商店以及全国的旅游市场来用。这将是我们竹之韵公司今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调整。我想,随着全国旅游市场的逐渐火热,以及旅游纪念品的火爆销售,我们的烙花竹制品一定会火遍大江南北,火遍全世界!”

听了甘超的解说后,刘亚晓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非要嚷嚷着去看竹之韵公司的烙花工艺不可!

甘超很高兴,亲自带着大家走了一趟烙花车间。

看着竹凉席上那些烙制的精美的牡丹花和凤凰等图案,刘亚晓赞不绝口,“哎呀,长期以来,我以为,凉席就是睡觉用的,哪里需要如此考究?今天看了你们竹之韵公司将冶州古典烙花技艺用在竹凉席上让我很受启发。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美感,提高了产品的品位,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还让冶州传统的烙花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如此精美,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的以为是打印上去的!”丁欣也赞叹道。

三个人走出了竹之韵公司后,继续前行,便看到了雄起饭店这个河庄村的代表性建筑。如今的河庄饭店,一分为三,最前面是三个大餐厅,向南是东西两栋六层的雄起宾馆,最后面是一座竣工不久的雄起大酒店。

最有意思的是前面三个大餐厅,这是雄起饭店最初起步的地方。西边是西域风情餐厅,餐厅的外墙上涂抹上了极具西域文化特色的拜占庭式清真寺建筑以及弯月和星星这些文化符号。而且,餐厅里也是西域各族人民正在跳木拉姆舞蹈的画面,以及维族少女戴着小花帽留着大辫子正在葡萄架下采摘葡萄的画面!一下子就把人拉到了那个极具异域风情的远方!

餐厅里不时地播放着西部歌王王洛宾的那些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等。胡琴悠扬,手鼓叮当,歌声沧桑凄美,词句质朴纯情。让人听了无不心生向往!

东侧是巴蜀风味餐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