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6章:依依惜别是亲情(1/2)
第0526章:依依惜别是亲情
正月初六的早晨,老爷子终于憋不住说话了,“卫峰呀,我知道你心里有事儿,不能在让你继续在家里待了!你在河庄那边还有一大摊子事儿呀!不能因为我而耽误了公司的事情,更不能对不起河庄领导的信任!吃了中午饭,你就赶紧开车回去吧!准山县到冶州城,少说也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咱们甘泉村到县城这段路不好走,少说也要一两个小时的!要走必须赶早,不能抹黑走夜路!”
“爸,我是想着能多陪你一会儿是一会儿,不想走得那么匆忙!我们公司是正月初七才正式上班!我今晚在家里睡一觉,明早我起早了,赶路,从准山县上高速,两个小时就到冶州城了!”华卫峰听到父亲在催促,满怀孝心地说道。
“哎,陪我什么呀!你哪个白天在家里待过,不是串东家就是串西家,总有喝不完的酒,吃不完的饭!爸知道你需要应酬,但是,你要记住了,有句老话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乡亲们之所以争相来邀请你吃饭喝酒,还不是为了让你给他家孩子安排一份好的工作。那些有了工作的人家,自然不用多说,可是,那些没有工作的孩子,你喝了人家的酒,可是要上些心哟!不能过后让人家戳咱的脊梁骨,说咱吃人家的喝人家的,就是不给人家办事儿!”老爷子告诫儿子道。
“爸!我记下了!我既然接受人家的邀请,一是为了感恩,二是为了帮助乡亲们!咱们山里人过得日子太苦了,过去我们上学那会儿,大家都来帮助我,现在有能力了,我还是认为,能伸手帮助几个是几个,尽量让我们村还有附近的村子,每家每户走出去一个劳动力,去冶州挣钱,乡亲们就不用再背井离乡南下广东打工,去受那份洋罪了!”华卫峰紧缩双眉,想起了老支书给他说过的那些话。
“是呀,能帮助大家就伸手帮一把吧!咱们山里人真是太苦了!庄稼靠天收,一年到头来,也挣不了几个钱,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等支出,实际收入也就是不足一万块!外出打工,挣钱不少,就是很难落到手里;即便是落到手里,也是没命消费!听说大家在南方挣钱也不是那么容易。一天到晚八到十二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整天跟个机器人似的,不停地工作,很是辛苦。我一说起这个就想起了你那个死去的弟弟卫山!也不知道,他小子当年在东莞过得是什么日子!到头了,苦也受了,命也丢了!”老爷子说着,两行浑浊的眼泪便溢出了眼眶,顺着他那干枯多皱的脸上,浸润过去,竟然没有流下什么痕迹。
“是呀!我弟命苦呀!他如果能活到今天,该有多好呀!至少跟着我,不用风里来雨里去,背着太阳过日子!”华卫峰感叹道。
老爷子用袄袖揩了一把脸上的涕泪,对着儿子摆了摆手,“不提了!不提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华卫峰见父亲如此伤悲,赶紧岔过了话题,“爸,要不,让甘明典跟我到河庄吧!我肯定不会亏待他!”
“老支书就明典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他怎么能舍得下?再说了,他如果走了,你妹妹卫青该咋办?她一个人不但需要到镇子上上课,而且还要照看甘家那一窝子人!你也知道,老支书夫妻俩都是一大把年纪了,他们比我年岁都大,家里离开了明典,可是大小活计都要落到卫青一个人的肩膀上了!我心痛你妹妹呀,所以,始终不答应让明典到冶州。”老爷子若有心思地说道。
“哎,你说的也是!他走了,可就苦了我妹卫青了!算了,他家也不缺钱花,还是让他留在家里吧!”华卫峰无可奈何地说道。
“哥,我想过了,还是让你把明典带出去吧,前些年他都一直惦记着要出去挣钱,可是,咱爸和我都不同意,明典嘴上没有说啥,可是,心里一直不痛快。如果这次你要给乡亲们找了活计,那就给明典也找一份工吧!反正孩子们大了,都在上学,也不需要什么!让他们跟着我住在镇上学校的住室里,我们娘仨也能勉强过日子!”父子俩正说着话,突然卫青推开屋门走了进来。
“卫青回来了!”老爷子赶紧起身,招呼着女儿坐下。
“那老支书一家和咱爸留在村里咋办?”华卫峰提出了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没事儿,我都已经想好了!”华卫青直直地望着哥哥,认真地说道,“我们小学的教学任务不是很多,我可以趁着下午没有课的时候,回去看望咱爸和老支书一家!”
“不行!你不能把孩子们的学业丢在一边!”华卫峰立刻反对。
“哥,你想多了!我怎么会不管教学工作哩!学校里的事情,你可能不太清楚,我们的语文课,大都在上午,我上完课,立刻就利用剩余的时间来备课,处理教学上的杂事儿。然后,中午做饭让孩子吃了去上学,我就可以回家了。等到傍晚时分,我骑上电动车返回镇上,给两个孩子做饭,辅导他们学习,我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给学生们批改作业。这样家庭工作两不误,不是也可以将明典给彻底解放出来嘛!”卫青解释道。
“这样说,的确是可行的!不过,就把你的业余时间挤占的一点儿也不剩了!可就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