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3章:抱着金碗讨饭吃(1/2)
第0823章:抱着金碗讨饭吃
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他们去了兰壑镇东南方向的甘泉村。这里是华卫峰的老家,也是丁欣的婆家。对于白家人来说,除了白相生和白天雷外,其他人都是*到来。
从甘泉村到兰壑镇有十几里地,这里过去都是泥土砂石路,下雨天,需要挽起裤腿,脱掉鞋子,徒步到兰壑镇。到兰溪的河沟里,坐在石头上冲洗自己的脚丫子,穿上鞋子,才能到兰壑镇赶集。所以,乡下人经常被城里人骂做泥腿子。
六月天公司入驻兰壑镇后,很快便带来了海佩旅游公司,蔡威对兰壑镇认真考察后,确立了四大旅游主题,其中就有甘泉村的森林氧吧和温泉养生项目。
这个甘泉村,过去基本上是抱着金碗讨饭吃!
甘泉村地处肖芬山腹地,拥有全镇最大的一块山岳森林,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绝对可以称得上山清水秀,结果却因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种不出庄稼,成为全镇最为贫穷落后的村子。
由于土层浅薄,涵养水土能力很差,甘泉村的坡地不是旱就是涝,甚至一场暴雨后,山洪爆发形成泥石流,一夜之间就能将这些坡地全部冲毁,粮食颗粒无收。即便是风调雨顺,这些悬挂在山坡上的梯田,也是产量很低,一亩地只能生产小麦二百五六十斤,最多也没有超过四百斤。
正因为如此,过去的甘泉村穷呀,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便是有粮吃的人家也是,红薯干、红薯面、离开红薯不成饭!为啥?红薯高产耐贫瘠呀!
吃饭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穿衣和住房了!大家经常是补丁摞补丁,出门都没有像样的衣服,需要跑到村里几乎人家去借。全村穿戴最讲究的要数村支书和教书先生了,一年四季都是比较体面讲究的。
住的房子,大都是就地取材,在山上放炮后,利用这些山石堆砌而成的瓦房。一般的人家都是两间或者三间石头房,一间厨房。像华卫峰这样的穷苦人家,则是连厨房都没有,随便就着东山墙,斜搭一个简易的人字形窝棚,就算是厨房。厕所更是简陋,用山上的碎石就着西山墙随意地垒砌一人高的型石墙,如厕的时候,里面可以轻易看到外面行走的人们。站立起来,还可以伸着头跟外面的人打招呼。
自从蔡威和白相生来了后,立刻召集甘泉村的人搞旅游开发,要求村里人将自己的房屋自行拆除,然后,按照七三开的补贴模式,村民出三成,海佩公司出七成,完全按照海佩公司的要求,改造成两层的小别墅,充当自营农家民宿。但是,经营标准必须按照海佩公司的标准来,价格也必须是海佩公司鉴定后给出参考价位,可以上下浮动百分之二十。如果不拆不建,那就不给予补贴。
很快,村民们在华卫峰、甘明典和海文裕三个人的带头示范下,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完成了甘泉村的改造升级。甘泉村几乎是一夜之间,摇身一变,从昔日的破落户变成了暴发户。全村人人都住上了小别墅,经营了乡村民宿,甘泉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度假村。
随后,白相生的六月天公司,按照海佩公司的要求,在甘泉村的甘泉溪谷的两边,依山就势建起了十六个温泉项目,形成了一个拥有牡丹池、玫瑰池、芍药池、菊花池、薰衣草池、茉莉花池、金汤池和华清池等八个温泉区。前面四个花池,采用甘泉村当地种植的牡丹、芍药、玫瑰和菊花,薰衣草直接取自新疆伊犁河谷,茉莉花直接取自广西横县。金汤池则是投放了硫磺专治皮肤病的药池,华清池完全是纯粹的天然矿泉水温水池。
这些温泉项目,对外统称为金汤养生温泉山庄。所用池水,完全是取自于甘泉村当地的甘泉溪和地下深层矿泉水。所以,自从温泉山庄建成后,顾客就络绎不绝,先是来自准山县,而后,迅速扩大到了周边的驿城市、冶州市和申州市,现如今,早已经走出了江北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色后代们,在祭奠先祖的同时,也会来到温泉山庄泡泡,消除一天的疲劳,让身心放个假,而后身心愉悦地返回自己的家乡。
除了金汤养生温泉项目,海佩公司还开发了森林氧吧项目。其实也就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将通往甘泉村的山路继续延伸进原始森林中,形成了曲曲弯弯的三条环线。然后在环线的路边,只修建供行人休息的长凳和小亭子,不进行任何别的开发项目。游客可以结伴而行,深入肖芬山腹地进行有氧运动,散步、跑步、看书、谈心等深度体验式旅游。
这个森林氧吧,虽然不能直接为甘泉村带来经济收入,但是,大大延长了游客的滞留时间,让温泉山庄和民宿村的收入大大增加。
甘泉村人以及周边的村民依靠海佩公司的森林氧吧和温泉山庄项目,迅速从辛苦的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旅游餐饮住宿和商贸服务上,过上了体面的现代生活。不仅村里原有的留守人员有了生计,原本外出到东南沿海和冶州打工的人,也陆续回乡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昔日荒凉落寞的甘泉村,突然变成了一个繁华美丽的小山村。
正是如此,当白天雷再次来到甘泉村,他已经完全认不出甘泉村原有的面貌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