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爱美人不爱江山(2/3)


两位统领匆匆而至。

“给我立即彻查东宫两位皇孙遇奸人谋阴暗害之事。”

等两人退下。

李世民又让内侍召来了殿前司的统领宦官。

“你暗里查一下太子妃苏氏。”

郑氏所生的皇孙李医被害,而秦良娣刚生的皇孙李贤也差点被害,这已经让秦良娣洗清了嫌疑。剩下嫌疑最大的自然就是苏氏。

·······

等所有人退下。

长生殿中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人,他有些孤独的坐在殿中。

良久,起身来到案前,抽出了秦琅不久前递上的折子。

这道折子是秦琅的谢恩表。

感谢皇帝对秦家的恩宠,然后劝谏说李贤尚在襁褓之中,皇帝就破格赐封其为潞王之爵,加封大将军,授大都督衔,有违国法制度,这种过份的宠爱对孩子并不是好事。

劝请皇帝收回封赏命令。

刚回到这奏折的时候,李世民没怎么在意,可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由的让他心情沉重起来。

难道真是因为自己破例过份的宠爱李贤,才导致他差点被人谋害?

想想这些年太子和苏氏的关系,李世民不由的又叹了声气,虽然如今太子和苏氏表面和谐,再没有过争吵,但是据他所知,太子再没有临幸过苏氏,两人表面夫妻,实则平时面都难得见一个,话都没有一句。

如今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这让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那般逼承乾是否正确。

思索良久。

皇帝下诏。

“加封皇孙李厥为陈王,追赠皇孙李医为原王、司空、益州大都督,谥号悼。”

东宫案多方调查,本以为很快会水落石出,可谁知道越查越乱。

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查了出来。

“事情又怎么牵扯到了汉王身上?”

皇帝看着李君羡送上的秘密奏章,看着上面的调查报告,惊叫失声。

汉王李元昌,是李世民的七弟。李世民诸兄弟中,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四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在李渊称帝之前,他就生了五个儿子,独孤氏所生的建成四兄弟外,还有一个妾侍所长的庶子李智云,李渊造反的时候,被隋军擒住处死。

李渊称帝后广纳嫔妃,又生了许多个儿子,尤其是在他退位后的九年里,整天无所事事,就是声色享受,儿女生了一堆。

老六元景,老七元昌等都是武德元年所生。元景初封赵王,元昌初封鲁王。

李世民继位后,改封元昌为汉王。

这位比皇帝小了快二十岁的小老弟,玄武门宫变的时候才是个孩子,不过长大后倒也算是文武全才,善隶书,画技精湛,还有勇力,骑射了得,有老李家的优良基因。

甚至身上还有点文艺气息,只是行事有些不合常规。

他被李世民委任为梁州都督的时候,在地方上没少做违法犯纪的事情,李世世也经常下手诏批评这个老七。

老七被批评的多了,也对这个兄长有些怨望。

本来元昌好歹也是个亲王,这辈子富贵是不愁的,但现在镇抚司调查东宫皇孙谋害事件,查来查去,居然查到了汉王元昌的身上来了。

倒不是查出是元昌在害侄孙,而是查出他跟另一件事情有关。

镇抚司调查皇孙案的时候,重点先查了东宫的人先,然后就从一名东宫卫士的身上查到了郎将纥干承基身上。

纥干承基却又被查到牵连到了谋反被杀的齐王李祐,然后查着查着又查到了汉王元昌。

李君羡掌握到的现有证据显示,纥干承基原本是承乾的心腹,但在太子之前差点被废一事中,纥干承基也获罪被贬出东宫。他去求承乾说情,让他免于被贬,但承乾并没有理他。

于是被贬的纥干承基心怀怨恨,他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关于太子的秘密暗中出卖给了魏王李泰。

纥干承基于是成了魏王李泰的人,之后他便开始替李泰暗中做事,替李泰联络了汉王元昌、齐王李祐这些宗室皇弟皇子,甚至还联络了一些之前同是东宫太子承乾的人,然后被贬的一些人。

当时太子和魏王争斗激烈,太子失宠,魏王正得意,纥干承基等人都认为承乾会被废除,魏王当为新太子,所以都转投魏王门下。

李元昌本来就跟侄子李泰年纪相差不大,当初还同是崇贤馆的学生,都是好书法能绘画有些文艺气息的,平时比较和的来。

元昌跟李泰曾经割臂出血,以帛试之,烧作灰,和酒同饮,歃血为盟。元昌当时甚至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说希望陛下早为天子,臣别无所求,唯近见御赐,有一琵琶宫人甚至美善弹,事平之后,当望垂赐。

元昌看上了李世民身边的一个弹琵琶的美女,希望将来李泰当了皇帝后,把这宫人赐给他就满足了。

真正的爱美人不爱江山。

李泰当然也是点头应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