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五、顾虑(2/3)

的研究,罗贤多多少少也有了几分别扭。

这一条路子他几乎能够断定就是他的成道之机,若是日后真能有所成就,却等于欠了陆玄莫大因果,如果陆玄要在一些他不太情愿的地方插手什么事情,他总也不好拒绝。

秉持如此想法,罗贤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忧虑的。

但见了陆玄如今态度,心中算是松了口气。

只这一番话,就证明了陆玄处事十分有分寸。

不过转过头来,又有几分惭愧,只道是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事实上这也怪不得罗贤,任谁面对自家成道之机,却因与朋友牵扯太深,生出种种顾虑,都会如他这般,也是人之常情。

陆玄见罗贤面色之变幻,大抵也能猜到几分,心中摇头失笑,倒也没有介意什么。

……

大抵从罗贤这里得了进度,陆玄也无意在此界久留。

此界虽出自五方散人这位前古仙人之手,又经历不知多少岁月,但因世界限制,并无什么厉害的修行法门衍化。且此界修行,寻其根本,终究逃不过那一部《五行真解》。

而陆玄如今虽得元神,到底没有这等造化一界的手段,也难参悟出其中衍化手段,留与此地并无多少意义。

于是在此界又待了几日,与罗贤二人做了一番商议,了解十余年来俗世事情,各家道友之后,便又离开了这五行洞天。

随行的还有罗贤。

此番正是要随陆玄去见杨云澜与石坚,商议后续之事。

……

说来不是很巧,石坚本人如今正领军与燕军对阵,远在北地,而白衣教总坛从紫贞山中迁移而出后,便安置在了西江,虽说离浔阳近了,可与石坚却是一南一北。

当然,这本也是石坚与白衣教的计较,白衣教总坛迁到南方,自然是为了稳定后方,不至楚王府因忌惮石坚功高,在后方做出什么事情来。

西江,江南之地,大半都是石坚打下来的,几乎没有多少来自楚王府的影响,尤其是在白衣教的关系下,南方这两个地方更像是石坚与白衣教的自留地。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楚王虽然忌惮石坚与白衣教,但也迟迟没有做出什么应对来,仅仅培养自己的亲信,却也不敢真正把局面弄僵去。

如此布置,对于石坚和白衣教都有莫大好处,石坚虽然无意争王,但以他性情,却也不是愚忠之人,如此能够保证他自身以及所有利益关联者的安危。

可对于陆玄二人而言,就有些不太方便了,毕竟二者一南一北,来来回回,却要耗上更多的时间。

好在他们都是得法的修士神祇,修为也自不差,虽说耗费一些功夫,倒也不至于耽误太多。

一番商议之后,罗贤认为还是先去白衣教总坛一遭,一来南方之地,多半都是白衣教的势力在影响,后方之事也是白衣教处理,石坚本人领军,更多是在前线冲杀,真要是决定合作,与白衣教商议的事情肯定要多过石坚。

或者说他们需要的只是石坚点头同意合作,而后续的大部分安排只怕还是要依靠白衣教在南方的势力。

再者石坚如今在前线领军,只怕也不轻松,不是谈话的时机。

秉持如此想法,二人便一路驾云往西江方向去了。

白衣教总坛所在,并没有特意寻找什么名山大川,与九江之地想去不远,但更为临近江南。

所在之地也就是寻常的一处灵秀山脉,二人也都知道名头。

要说别处陆玄虽有了解,但可能不是太过熟悉的话,出生于西江的他,对于西江却是再熟悉不过,此外罗贤本身也是西江神祇,寻找总坛所在并不困难。

……

陆玄因在紫贞山从其教众口中听来一些事情,所以对于白衣教变化还是有几分了解的,只是当他和罗贤来到总坛所在之地时,还是有些惊讶。

倒不是有何等玄奇布置,只是就他大略看来,白衣教教众和军队之间似乎有些割离的意思。

须知在以前,白衣教虽然只是一个教派,随着乱世发展,白衣教的教众既有江湖中人,旁门散修,也有行伍军卒。

这些人浑而一体,都在高层的引领下共同行动。

可这一次过来,明显能够看到,军队与教众之间已经做了一定的区别,就整个教派而言,宗教的意味更浓厚些了,而驻守在总坛周遭的营盘,虽然也还带着白衣教一些特有的气息,但整体上来说已经更为偏向军队,而非宗教中人了。

得见如此情况,陆玄不由沉吟。

表面上这样似乎分割了白衣教的力量,但实际上好处不少,因为白衣教原本的出身便是一个江湖门派,江湖味道太过浓重,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鱼龙混杂,是十分臃肿的。

要是一直身处乱世之中倒还无妨,外界的压力和教派的逐步扩张都能够转移内部架构问题所导致出来的种种矛盾。

但现在情况不同,随着南方一定,白衣教虽然还面临一些隐处的危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