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人可欺,天不可欺(3/4)

意。

“尔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臣等知错了。”

柳大少眉头微皱的沉默了片刻,目光平静的在大殿中扫视了一圈。

“诸位,朕有个问题想要问一问你们。”

“陛下请问,事已至此,臣等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朕想问一问你们,朕给你们的俸禄很少吗?朕亏待你们了吗?”

“回禀陛下,陛下给臣等的俸禄不少,陛下也不曾亏待归臣等。”

柳大少微微颔首,转身看了一眼户部尚书姜远明。

“夏老爱卿,户部。”

“臣在。”

“你们二人,一个是当朝的内阁首辅,一个是掌管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

因此,对于文武官员的俸禄,你们两个的心里应该很清楚。

朕问你们两个,自从朕登基称帝以来,已经六年多,将近七年的岁月了。

这些年里,朕一共给你们涨了多少次俸禄了?”

“回陛下,除了承平元年之外,陛下一共给臣等涨了五次俸禄了。”

“夏老爱卿。”

“陛下?”

“你现在一年的俸禄是多少?”

“回陛下,不算丝绸,茶叶,各种粮食等物之外,老臣一年的俸禄,现银是三千二百两。”

“户部,你呢?”

“回陛下,老臣一年的俸禄,现银是两千八百两银子。”

“新朝刚立之时,一县县令的俸禄是多少?”

“回陛下,现银是一百一十两银子,加上其它的物品,折合下来大约是白银一百五十两左右。”

“现在呢?”

“回陛下,现在一县县令的一年的俸禄,全部折合成银子来的话,大概是三百六十两左右。”

柳大少无声的吁了口气,转身环顾了一周大殿中所有的百姓。

“百姓们。”

“草民在。”

“你们一家人,现在一年的吃穿用度,大概需要多少钱呢?”

“回陛下,这个不好说,得看情况。

草民的家里若是想要生活的富足一点,一年大概需要六十两到一百两左右,生活的普通一点,三十两银子或者五十两就已经够了。

其它人的家里,草民就不清楚。”

“回陛下,民妇的家中总共有八口人,一年的花销,大概也是三五十两银子。”

“回陛下,草民的家里是商户,家中人多,生活的富足一些,一年……”

等到所有胆子较大的百姓讲完了自己的情况,柳大少仰头叹了口气。

“朕隐约的记着,二十年前,大概十两银子或者二十两银子左右,就足够一家百姓一年的吃穿用度了。

而那个时候,一县县令一年的俸禄是一百多两银子。

现在百姓们一年的吃穿用度,一年的花销大约也就三五十两银子。

家境殷实的百姓,一年的花销也不过百两银子左右。

而一县县令一年的俸禄,却已经长到了三百多两得银子了。

三百多两银子,一家就算是有二十口人,平日里的生活依然可以非常的富足。

县令都这样的俸禄了,州大小官员,府大小官员,以及京城里的大小官员,那就更不用说了。

你们现在的生活,对于天下八成的百姓们来说,可谓是拍马难及啊!

就这,就这你们还不知足啊!

“罪臣罪该万死。”

柳大少叹了口气,转身朝着龙台上走去。

端坐在龙椅上,柳大少隔着眼前的冕旒,静静地扫视了一下大殿中的文武百官。

“自从朕称帝以来,已经六年多的岁月了。

在这六年的岁月里,朕的皇陵已经是三修三停了。

呵呵呵,国库紧张的时候,朕宁愿自己的皇陵暂时停工。

也不曾拖欠你们一个铜板的俸禄。

可你们呢?就是这样来回报朕的。

朝廷养士,是为了帮你们治理帮朕治理天下,善牧黎民百姓的。

而你们身为朝廷命官,身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

非但没有善待善待百姓,反而干出了天怒人怨,罄竹难书的恶行。

朕若是饶了你们,朕将如何去面对朝堂上的这些百姓?如何面对全天下的百姓?”

“臣等认罪,请陛下赐死。”

“月儿。”

“儿臣在。”

“供词。”

“是。”

小可爱疾步跑了龙台之上,将手里的一叠宣纸放在了龙桉上面。

“父皇。”

柳大少提起了手里的朱笔,重重的在宣纸上面划了一下。

“武义王。”

“臣在。”

“押出宫门外,行刑。”

“臣遵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