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临危不乱的孙权(2/2)

阵以待了,这次突袭不就失败了吗?素来以精锐闻名的唐军,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他们展开突袭的前期,可是很有章法的啊?“总之,快点进城报信去吧,山上的人坚持不了多久,万一他们杀下来就糟糕了。”“说……的也是,走罢。”贾校尉最后抬头看了一眼,山上已经举了火,突袭部队似乎没有驱赶溃兵冲阵,进而扩大混乱的意思,他们只是迅猛的展开袭杀。溃兵显然已经晕头转向了,不断有身影山顶边缘闪过,他们摇晃着,呼喊着,或是死于刀箭之下,或是从山顶**,凄厉的惨叫声、求饶声,响彻了天际,连城楼中的大人物们都被惊动了。吟诗唱赋声顿止,遥遥袅袅的丝竹声终停。“敌袭!敌袭!”“唐军来了!李翊来了!”……恐慌像长了翅膀似的在城内外蔓延着,整个大营像是炸了锅一样,沸反盈天。最初的示警和眼下不绝于耳的喊杀声,都是从茌山上传来的!针对唐军,从天目山到富春,孙权一路上布下了包括三十个烽火台在内的重重防线,可谓固若金汤。但是,现在屏障陷落,就意味着危险已经到了眼前,谁能不惧?在士卒们看来,无尽的黑暗中,隐藏着巨大的杀机,像是有一群怪兽随时会扑出来,将自己拖进去似的,恐怖之极。比黑暗更恐怖的,是那个可怕的名字……李翊!所以,富春山异变突起,引起的不是东吴军的全力反扑,而是普遍性的动摇。“稳住,稳住,不要乱,李翊还在天目山以北,烽火台没有警讯,他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将校们的呼喊声也是时起彼伏,这个事实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士气,大军没有立刻发生崩溃。不过,没人对此感到乐观。烽火台没示警,也许是被潜越了呗。十里一座的烽火台,侦察密度已经非常高;就算越过了烽火台,想绕到富春山背后去,也要穿过连绵的军营,路程更远。这些客观因素都是存在的,也很现实,不过既然来的是李翊,又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呢?从李翊这个名字进入天下人的视野开始,就成了匪夷所思,不合常理的代名词。没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哪怕是远在天目山以北百里之遥的地方,飞跃到了富春山上这种事,只要有人敢说,就有人敢信。恐慌持续蔓延,只是一个山头的失守,大军竟然隐隐有了炸营崩溃的迹象。“兄弟们,不要慌,看城楼,看见没有,陛下和诸位大臣还在饮酒做赋,谈笑自若!”危急关头,突然有人高喊了一声,将身边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城楼。喧哗声顿时为之一止,在军中置酒高会,固然有降低大军斗志的嫌疑,但反过来说,也可以说成是有大将风度。敌人都杀上门了,陛下却云淡风轻的不以为意,这不正是泰山压顶不变色的真君主风范吗?越来越多的人仰起头来,看向高高的城楼。透过窗棂,看到那里灯火阑珊,烛光依旧闪亮,将士们的情绪一下就没那么激动了。&l;a hrf=&qu;/hl/261/261029/...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