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孙权入海(2/2)

然注视片刻,贾华突然有了明悟一般,毅然转头,加入了滚滚的逃亡大潮之中。………………时过正午,天光正好,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一股子极度舒适的感觉,从骨头里往外透出来,让人懒洋洋的打不起精神来。西溪河水淙淙,河畔,一支数千人的队列自西而来。这支军队旌旗飞舞,衣甲鲜明,从将领到士卒,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闪烁着自信和喜悦,怎么看都像是一支凯旋归来的威武之师。事实上,这就是一支得胜之师。李翊率军围剿天目山的东吴军以来,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相似的一幕。唐军天不亮就开拔出战,天目山上的东吴兵奋起迎击,或长或短的几个回合之后,东吴兵败退,向营寨靠拢,企图依靠营寨的掩护,找回场子。而唐军却也不过分进逼,每次都是见好就收,收拾一下战场,便凯旋而归了。这就是天目山下日日激战,唐军连战连捷的真相。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来,天目山的形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但实际上,鲁肃和蒋干等人还远未到山穷水尽的一刻,他们的余力大着呢。蒋干和鲁肃的打算就是以守为攻,准备依靠天目山的地利拖住李翊,后者若是得意忘形,无论是挥军猛攻,还是设计诱敌,都少不得要吃一次亏。以眼下的形势而言,双方的场面算是持平,李翊没被鲁肃和蒋干的示弱之计迷惑,但拿对方也没什么办法。如果考虑到整个战略,那唐军的形势就相当不利了。孙权正在吴郡和会稽郡等地搜刮,很快就要出海了。在这种情况下,李翊在天目山耽误的越久,就越不利。当然,这些大局方面的考量,对普通士兵没有多大影响,赢了就是赢了,不攻山自然有不攻山的考虑,跟在百战百胜的武德皇帝麾下打仗,还考虑那么多干嘛?听从号令,奋勇作战,胜利不就水到渠成了吗?反观东吴军一方,任凭将领们如何鼓舞,悲观情绪依旧是军中的主流。牛渚之战,损失了十万大军,然后孙权一路惨败,最后留下这万把人马在天目山拖住李翊,自己跑路了。留守天目山的东吴军,在一连串的战斗中也是无一取胜,零零碎碎的,又损失了两三千人马。近三成的损失,就算上层有所隐瞒,普通士卒也是察觉得到的,再不识字,身边少没少人还是心里有数的。反之,唐军这边士卒普遍乐观,但军中上层,就没那么轻松了。率军出战的张郃神色凝重,不久前才率领步卒赶上来的太史慈也是一脸的不痛快。要是在太史慈率领步卒赶来之前,唐军因为除了三千特种部队外全是骑兵,不好发动攻山也就罢了,可太史慈率领本部步卒赶上来后,唐军已经有了足够的步兵攻击力量了,李翊依然没有改变策略,却有些让人费解了。即便在出营迎接的李翊脸上看到了熟悉的笑容,众将的心情依旧没有好转。一见李翊,太史慈一肚子的不痛快算是有了去向,对李翊说道:“皇上,咱们干嘛不放手一战啊?俺真是不明白了,东吴兵的士气已经很低了,咱们不正应该趁他病要他命吗?这拖拖拉拉的算是怎么一回事呢。”...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