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刑察司要办的案子,谁人敢质疑?杀(1/3)

刑察司指挥使的狴犴马车已经许久未出现在京城百姓眼前。

每次见到狴犴马车,都是要有大事发生,在京城引发轩然大波。

就拿最近一次见到狴犴马车来说,那次神武侯何等霸气,先是拆了天竺人信奉的庙宇,然后当街弯弓射杀罗刹国商团,做到了箭无虚发,全部毙命于皇城外。

那日场景可是许多人都见到了。

轰动一时。

京城百姓非但没有怪罪神武侯当街行凶,蛮狠跋扈,反而都是大加赞赏,民间都在夸赞神武侯杀出了一国威仪。

那些天竺人、罗刹人居然胆大包天的绑架刑察司,对朝廷的人下手,罪该万死。没有五马分尸,车裂极刑,都是太便宜这些异族了。

今日,那辆气象庄严,带着官衙威严,四匹塞北大马拉着的狴犴马车再次出现在京城百姓眼前,马车前后还有一大队身穿官服,带刀刑察司簇拥着出行,立马在民间引起骚动。

街上嗡嗡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已经知道晋安今日回京,都在好奇讨论神武侯今日刚回京就带着刑察司倾巢出动,这是又要办什么大案?

然后纷纷议论,到底是什么样的大案,能引起神武侯如此重视,刚回京就马不停蹄的出行。

刑察司所过之处,看热闹的百姓越聚越多,大家都好奇跟随在队伍后,想要一看究竟。

香料坊。

在几位副指挥使的喝声命令下,刑察司人员分散开来,将整个香料坊团团包围。

周边坊市的高层阁楼里,人们听到外面吵吵闹闹动静,纷纷走到窗前、廊台前,向着吵闹方向眺望,看到了刑察司人人手举火把将香料坊围住的场景。

这么多的火把形成巨大火圈,照得夜幕通明,人喊马嘶声不绝,从上往下眺望,倒是颇为壮观。

此时的香料坊里乱作一团,这里面藏着许多见不得光的三教九流,突然见到刑察司这么大张旗鼓包围香料坊,都以为是冲着自己来的。

只要是混迹于香料坊的人,都清楚一件事,香料坊是宫里内侍,中贵人们的地盘,朝中没人会为了一个香料坊,跟这些帝王家身边红人起冲突。

这香料坊有香料坊自己的规矩,外人谁都插手不了,就算京城三大法司的手再长,也一样伸不进香料坊里。

因为香料坊不只是牵扯到内侍利益,还因为宫里许多贵妃们的脂粉香料都是来香料坊采办的。

后宫贵妃哪个不是有着后台强硬的娘家,那么多势力盘根错杂在一起,利益牵连复杂,所以就连三大法司的手都伸不进香料坊里。

这就造成了香料坊有自己规矩,除内侍外的势力都插手不进去,一直是相安无事,进而吸引了许多三教九流,还有一些亡命之徒,都聚集在香料坊里,把香料坊当作安全藏身点。

香料坊不能动,这几乎是京城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外商们,都共识的一个潜规则。

结果,平静了许多年的香料坊,今天被一朝打破,看着刑察司团团包围香料坊,似要拿香料坊开刀,开创先河,可谓是一石惊起千重浪,惊掉许多人下巴。

有好奇者开始四处打听,刑察司这次来香料坊要抓什么人,都是一问三不知。

这就更加引发了民间争议,有人说神武侯莫非已经狂妄到功高欺主,连香料坊都敢动,不知道香料坊背后是宫里贵妃们吗?

有人在心里偷偷非议,神武侯是武道人仙,武功第一,还真不用怕贵妃背后的贵胄宗族。

这种话大家都是藏在心里,没有明说出来,避免招来株连九族之祸。

这时,刑察司几位副指挥使的大声喝令声,吸引走所有围观者的目光。

“刑察司查案,草原汗国有一部分负隅顽抗的奸细藏身在香料坊,意图展开亡国报复,我等接到命令,彻查香料坊所有人员,不许进也不许出,如遇反抗者,一律视作通敌罪,下入刑察司水牢,如遇持械抵抗者,就地格杀。”

香料坊几个出入口,都被副指挥使带人堵住,几位副指挥使一声接一声宣告封锁香料坊,当听到草原汗国有余孽躲藏进京城,引起巨大骚动。

前不久的草原汗国大巫尊袭击京城,可是依旧历历在目。

虽然大部分普通人不清楚其中细节,不知道是草原汗国大巫尊亲自来袭,但是都知道是草原汗国所为,欲进京行刺皇帝。

听到刑察司是来捉拿草原汗国奸细,不少百姓都露出果然如此表情,当今天下时局紧张,这个理由是最合理的。

这个理由,是晋安在来时路上,交代孙副指挥使他们说的。

这个理由从上到下都能搪塞过去,就算事后有官员想要参他一本,也得要好好掂量下会不会背上一个通敌奸细的嫌疑,会不会引起帝王猜忌,是否值得。

身在朝位,每一步上爬都不易。

位置就那么一个,底下却有几十双眼睛盯着。

走错一步,就会引来异党攻伐,身陷万劫不复境地。

自古帝王多猜忌,为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