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3000多位作者的SCI文章(求订阅)(2/2)

其实,在这个时间段,博后学姐这个工作的新意不一定能够的上,毕竟之前的工作也是侧链调控,但又没有其他可投的期刊,、投的太多了,投弱一区、这些期刊又觉得投低了。

而的话,组里相对投的比较少,这是因为相比于、,同档次的更喜欢收综述文章,他们期刊的主编想靠着综述文章往上拉影响因子,所以如果是非综述的工作,投的难度会比还稍微高一些。

另外,学妹手里还有一个-h的工作,打算收假回来进行整理,主要用到的手段也是侧链优化,要放在博后学姐之后投的话,新意就较为欠缺了,估计只能发一篇、dv. ci.或者这类弱一区档次的文章。

莫文琳这周主要在帮许秋制备半透明器件,同时撰写自己22::体系的文章,进度差不多七成。

她对有机光伏领域熟悉程度还不够,文章撰写速度自然和许秋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要是换成许秋,这篇三元体系的文章估计不到一周就能写完,因为不涉及新材料,撰写难度比较低。

组会结束后,吴菲菲去订了外卖,韩嘉莹拿着盘找魏老师修改、投递文章,其他人纷纷拎着凳子返回216。

许秋发现虽然近几个月组内有机光伏领域一直有高光的表现,平均每个月一两篇级别的文章,但是等组里这一批文章投完后,体系的潜力基本就被压榨的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到时候不论是魏兴思课题组,还是其他研究非富勒烯体系的课题组想好文章,都必须更换角度,要么效率突破新高,要么结构很新颖,要么有其他的亮点,不然想发级别的一区顶刊文章就会越来越难。

没办法,许秋带领组里团队猛发(灌水)了一大批文章,现在有机光伏领域的门槛已经被抬的非常高。

之前在许秋和学妹一起研究3-的时候,非富勒烯体系8%的效率就可以称得上一句重大突破,发篇一区妥妥的。

而现在组里有机光伏团队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工作效率就是10%往上,甚至11%、12%、13%。

就连最近跟风者们发在二区期刊的工作,器件效率普遍都是8%以上的。

目前的情况差不多就是8%、10%、11%三道门槛,分别对应普通二区,普通一区,一区顶刊。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达到这样效率的体系,分子结构要新,如果结构的新颖性一般,又没有其他亮点作为支撑,即使效率达标,到了12%也会降档。

比如学妹的3给体材料,和2很相似,只是在单元的侧链上多了一个硫原子,因此虽然器件效率达到了12%,但也自降半档,投了。

再比如博后学姐的m-,是的变种,且文章已经用到了侧链修饰的方法,因此虽然投了,但中稿/被拒稿的几率估计也就五五开吧,甚至四六开。

尽管如此,许秋并不是很慌,因为他提前做了很多的功课。

现在的他算是短暂的站在了有机光伏领域的顶峰,站的越高,看的就越远,每天他的脑海中都会涌现出许多各种各样的科研想法。

许秋会先把这些想法初步筛选一番,偶尔和魏兴思讨论讨论;

然后将其中较为可行的方案提供给模拟实验系统,让模拟实验人员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反正又没有《劳动法》保护它们,自然是要狠狠的剥削了,甚至都说不上是剥削,从成分上来讲,模拟实验人员充其量就是个生产工具;

最后这些数据会留在模拟系统中,等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调用出来。

材料方面的研究,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试错。

许秋和系统分工合作,他提供试错的思路,系统加速、模拟试错的过程。

最终,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然后许秋再将合适的路径交给手下的妹子们在现实中重复出来,整理成为文章发表出去。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