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满满的套路(2/3)

?”

刘备见此情形,便下令道:“来人,每车取一两袋检查一下。”

“唯!”

立即就有士兵前去检查。

而在一旁一直关注陈暮表情的郭嘉敏锐地注意到,陈暮虽然一直保持着微笑,但在刘备下令的时候,眼皮子还是忍不住微微跳动了一下。

当下郭嘉心里就有了数,已经不用猜,肯定大部分的稻种都已经发霉,而且始作俑者必然是陈暮。

从当初找刘备要稻种到现在已经过去半个多月,陈暮要是想捣鬼,绝对有充足的时间做这件事,用脚指头想,如果所有稻种都发霉的话,此事与陈暮绝对脱不了干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了片刻,去检查的士兵回来了,向刘备报告道:“明公,大部分稻种皆发霉了。”

“额......”

一时间原本还想着不用出多大力就能帮一下曹操的刘备愣住,神情颇为尴尬。

几个人大眼瞪小眼,都没有说话。

好一会儿,陈暮才说道:“前些日子连日下雨,仓库潮湿,想来是库房疏于管理,导致稻种发霉,来人,去把仓官寻来。”

执掌仓库的仓管令丞急匆匆而来,见到这情形,马上拱手施礼道:“明公,国相。”

“这稻种为何发霉了呀?”

陈暮故作不解地问道。

仓管令丞本能瞥了眼陈暮,但他知道该怎么回答,因此说道:“国相,因最近天气潮湿,故而发霉。”

“可是你疏于管理之因?”

陈暮又问。

令丞见到刘备严厉的目光看来,硬着头皮道:“是小人之罪也。”

“拖下去,关押起来,失粮之罪,择日问斩。”

陈暮大手一挥,让人将令丞抓起来。

令丞虽然知道是演戏,但还是声嘶力竭地道:“国相,饶命啊,国相饶命啊。”

“四弟......”

刘备想说点什么。

他觉得虽然令丞失职,可罪不至死。

但陈暮却又向他拱手道:“大哥,临淄粮仓存放着大量要送去前线的物资,此事一直是我在管理,却出现如此大的纰漏,这是我的失职,还请大哥降罪。”

“额......”

刘备被堵上了嘴,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得摆摆手道:“四弟稳坐后方,为我筹措粮草,我怎么能责怪四弟。”

“多谢大哥。”

陈暮起身之后,对曹操道:“孟德兄,这是我的疏忽,好在去年留下不少陈粮,皆能做谷种,我会匀一些出来给孟德兄一个交代。”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点点头道:“那就麻烦贤弟了。”

“大哥,你先送孟德奉孝他们回去吧,此事由我来处理,保证两日之内,凑齐六十万斤稻种交予孟德。”

陈暮又对刘备说道。

刘备便点点头,带着曹操郭嘉他们离开。

等他们走后,陈暮原本一脸愧疚的表情,瞬间变幻,露出丝丝笑意。

他知道曹操和郭嘉不会那么轻易相信自己当时故意醉酒的表现,一定会怀疑这里面会不会有阴谋。

所以必须故意装作不想给他们稻种的模样,才能将占城稻推广出去。

别看现在不管是占城稻还是玉米红薯土豆的产量都不算高,可那是跟后世比。

同样的七八亿亩地,后世的生产力能够保证亩产上千斤,十四亿人吃饱喝足还能让粮食出口。

而在古代,亩产100-200斤是常有的事情,能上300斤都属于高产。一户五口之家,得保证耕种二十亩以上才能维持得了一家人的生计。

因此推广更加高产的农作物,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当初设想是等帮助老大哥一统天下之后,再在南方推广占城稻,然后引进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提升产量。

但现在有曹操帮忙,在淮南地区大力推广,不仅两全其美,还能让他稍微消停一会儿,何乐不为呢?

也许有些人就会想,你帮曹操获得更高产的农作物,那不是资敌吗?

可我们要考虑的是,推广一项全新的农作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

至少两年之内,曹操肯定是一心扑在这件事情上面,不会再去想别的东西。

而趁着南面各路诸侯都自顾不暇的时候,只要尽快将袁绍的问题解决,那么南方就不会形成一个统一势力,对于将来收复江东,坐拥大半个天下,就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